当前位置:首页 > 颜真卿的代表作品有哪些,颜真卿的著名书画作品介绍

颜真卿的代表作品有哪些,颜真卿的著名书画作品介绍

大家好,颜真卿的代表作品有哪些,颜真卿的著名书画作品介绍相信很多的网友都不是很明白,包括十大著名书法家也是一样,不过没有关系,接下来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颜真卿的代表作品有哪些,颜真卿的著名书画作品介绍和十大著名书法家的一些知识点,大家可以关注收藏,免得下次来找不到哦,下面我们开始吧!

本文目录

  1. 书法大家颜真卿《多宝塔碑》的特点是啥
  2. 颜庆霞是颜真卿后代吗
  3. 最好的《颜勤礼碑》书法教材有什么推荐吗
  4. 十大著名书法家
  5. 为何有时颜真卿的书法观感不如欧阳询舒适

书法大家颜真卿《多宝塔碑》的特点是啥

《多宝塔碑》是颜鲁公44岁正当盛年时所作,可以说是成名作。主要有以下特点:

法度严谨,是唐楷尚法的代表。写得一丝不苟,一笔一画非常细致。多横间的等距,横细竖粗,少有例外。长横一般露锋起笔,右端顿笔下挫再收笔,向右上倾斜取势。竖画首尾处多骨节,两竖并排右竖粗壮有力。撇轻捺重,撇很爽利,捺一波三折,捺的出锋与颜体后期其它帖不一样,形类"大刀片"。结体上,平稳端正,疏密有致,笔画间穿插避让无懈可击。妍美秀丽,方正雅致。晋唐书风的集大成者,直接二王、虞、褚。颜鲁公早期书风是二王一路的,不单《多宝塔碑》,还有《郭虚己墓i志铭》、《王琳墓志》都是。清新活泼、淡雅自然。灵动飘逸。因为是为佛教建塔所写,渗入写经体的灵动飘逸。也有部分可能原因是向褚遂良学习。提按顿挫充满节奏韵律,行云流水,有些字有牵丝引带的痕迹,像"三点水"旁的字。气势磅礴。正是因为其笔画上横细竖粗,撇轻捺重,多有铺毫,再加上节奏韵律,灵动飘逸,显得铿锵有力,气势磅礴。

以上即本人总结的《多宝塔碑》的风格特点,水平有限,不当之处,各位老师书友欢迎指正。附上本人近期所临该碑数图。

颜庆霞是颜真卿后代吗

颜庆霞不是颜真卿后代。

颜真卿,字清臣,别号应方,京兆万年人,唐代名臣、书法家,与柳公权并称“颜柳”,与赵孟頫、柳公权、欧阳询并称“楷书四大家”。颜真卿书法精妙,擅长行、楷。初学褚遂良,后师从张旭,得其笔法,创“颜体”楷书,对后世影响很大。又善诗文,有《韵海镜源》《礼乐集》等,均佚。

最好的《颜勤礼碑》书法教材有什么推荐吗

谢谢邀请!

我说一个,不知道大家会不会笑我,就是下图所示

作为单字练习,这个版本经久不衰,尤其是九十年代时候,没有这么多印刷的拓本,这是学习颜体的最直接直观的字帖。颜筋柳骨的练习从这上面揣摩,收获还是有的。只是小时候不懂欣赏,刚开始学直接看拓片,效果还不如看这个字帖。四家的楷书都有,简单有效。

如今就层出不穷,眼花缭乱了,都提倡看原帖拓片,要知道,对于初学来说,没有米字格的约束,理解还是有点难,尤其是自学。看帖读帖都只是提高审美能力,动笔写才是关键!

十大著名书法家

中国最著名的十大书法家是王羲之,后世尊其为"书圣"。几乎可以说,王羲之决定了其后2000年的书法发展方向。

颜真卿,柳公权,张旭,米芾,苏轼,欧阳洵,赵孟頫,钟繇和文徵明。

除此之外,我认为著名的书法家不止10位,还有黄庭坚、孙过庭、王献之、智永、董其昌、怀素等也很著名。

为何有时颜真卿的书法观感不如欧阳询舒适

“为何有时颜真卿的书法观感不如欧阳询舒适?”颜真卿是书法史上一代宗师级人物,除了王羲之就是颜真卿了,但是历代对颜真卿书法的批驳却层出不穷,谈到这个问题,我想到米芾和傅山对颜真卿书法的评价。

米芾说:

“大抵颜柳挑剔,为后世丑怪恶札之祖,从此古法荡无遗矣。”

这种评价可谓有些颠覆人们历来对于颜真卿书法的看法。

傅山也说颜真卿的字如“田间插手并足的大汉!”

无疑,这些都是说颜真卿书法观感不佳。

从这两人和其他人的一些观点来看,颜真卿的字确实受到诟病,而另外一位书法大家欧阳询却鲜少受到诟病,以上这些人评价颜真卿书法也确实是觉得观感不对劲,所以,从这一点来看,颜真卿书法的观感确实不如欧阳询舒适。

我们可以从二者的点画,结构,章法来入手分析。

第一,二人的点画观感不同

〔欧阳询和颜真卿的“之”字,在点画观感上就不一样〕

颜真卿的点画藏锋较多,显得厚重,而欧阳询的点画方笔较多,显得挺拔,而且欧阳询的点画显得更加清秀,利索,颜真卿的点画显得朴实厚重,这虽然是二者点画风格的不同,但同时可以看出欧阳询的点画更加精妙,人们也更倾向于这种精妙的笔法,要不然欧阳询的楷书怎会被誉为“楷法极则”呢?

所以,从具体的点画方面来看,以大多数人的喜好和历史的评价来看,颜真卿书法的点画观感的舒适程度确实不如欧阳询。

〔二者在整体的点画观感上,颜真卿书法的点画舒适度确实不如欧阳询〕

图一是颜真卿晚年的代表作品《麻姑仙坛记》,图二是欧阳询晚年的代表之作《九成宫醴泉铭》,二人风格在这一时期都已经基本成形了,但是很明显在点画的观感舒适度上颜真卿没有欧阳询点画的那种整肃严谨之感。

清代梁巘则直接评价说:

颜不及欧。欧以劲胜,颜以圆胜。欧书力健而笔圆,后学者不免匾削。

所以,点画风格处理的不同,是导致人们认为颜真卿书法观感舒适度不如欧阳询的第一个原因。

第二,二人的结构特点不同

我们可以拿颜真卿的楷书代表作《多宝塔》和欧阳询的楷书代表作《九成宫醴泉铭》来做结构上的对比。

〔颜真卿《多宝塔》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

我们再看看看后人对二者在结构上的评价:

苏东坡评价颜真卿《多宝塔》:

“此是鲁公最匀稳书!”

可以看出颜真卿书法的结构特点是平稳。

梁巘在《评书帖》中评价欧阳询书法结构是:

“人不能到而我到之,其力险;人不敢放而我放之,其笔险。欧书凡险笔必力破余地,而又通体严重,安顿照应,不偏不支,故其险也劲而稳。”

可见欧阳询书法结构特点是险劲。

所以人们常说学颜体书法学不好就会显得臃肿乏神,而学欧学不好则会僵化无神,相比之下,僵化要比臃肿好一些。

所以,这也是历代学欧者比学颜者要多的缘故,因为二者在结构上的特点不同,一个稳重,一个险绝。

孙过庭说过:“初学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务追险绝,既能险绝,复归平正。”所以,欧阳询的书法险中有稳,稳中有险,无疑是符合这一要求的,经过以上的分析,颜真卿书法结构四平八稳,而欧阳询书法结构则是险绝刻厉,相比之间,险绝刻厉看起来更加有韵味,也更加舒适。

所以,从结构的特点上,欧阳询的这种险绝遒劲胜过了颜真卿的匀稳工整。

第三,二者在章法布局的排列上舒适里高下立判

我们知道,唐代书家写碑板都是在方格里书写的,颜真卿的字把格子撑满了,这既是他的特点又是他为人所诟病的地方。

梁巘就说到了这一点:

“颜鲁公作书,不拘字之大小,画之多少,俱撑满,而古意已失。”

这是梁巘在批评颜真卿的字在章法布局上,不管字的大小,笔画的多少,都把格子撑满,古意已失,说明古人没有这样做的。

前面说了,傅山更是说颜真卿的字在章法布局上,在格子里的形态如田间插手并足的黑大汉。

〔颜真卿书法在章法排列上为人诟病最多的是字字撑得太满〕

如此说来,在他们的心目中,或者说在很多人的心目中,颜真卿书法在章法布局的舒适度上是极不佳的。

而相比之下,欧阳询的书法章法布局则要明朗舒展得多。

〔欧阳询书法在章法上明朗舒展〕

欧阳询的书法在章法布局上显得宽绰有余,几个字还不显,要是写一篇字,你就会感到欧阳询章法布局的高妙之处。

就占格来说,欧阳询的每个字都只占了格子的一半或者百分之七十,没有一个字是撑得特别满的。这就显得密处不可透风,疏处却可走马。

显然,在章法布局上的特点不同,直接导致了人们认为颜真卿的书法观感不如欧阳询,这虽说是二者的风格不同所致,但是人们却有自己的好恶取舍,根据人们普遍的审美意识,自然觉得欧阳询的这种端庄舒朗的章法要比颜真卿那种撑满格子的做法更胜一筹!

所以,人们有时觉得颜真卿书法的观感不如欧阳询舒适的原因就是在于二者在点画结构和章法三个方面的对比,而综合历代书家的评价以及书法学习者的选择,欧阳询的书法在观感的舒适度上确实胜过颜真卿一筹。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希望能够解答大家的疑惑,感谢关注,欢迎留言评论!

文中参考资料:

清代梁巘《评书帖》

OK,关于颜真卿的代表作品有哪些,颜真卿的著名书画作品介绍和十大著名书法家的内容到此结束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