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母请刘姥姥吃饭 为什么贾母对刘姥姥亲
- 锐意学习网
- 2024-03-10 11:33:19
大家好,感谢邀请,今天来为大家分享一下贾母请刘姥姥吃饭的问题,以及和为什么贾母对刘姥姥亲的一些困惑,大家要是还不太明白的话,也没有关系,因为接下来将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就开始吧!
本文目录
哪一集是贾母逛薛宝钗房间的
这件事发生在第四十回,刘姥姥二进荣国府,贾母带刘姥姥逛大观园,先后去了黛玉、探春、宝钗等人的住处,到了宝钗的蘅芜苑,看到了她房间的布置后,一直游兴很浓,心情很不错的贾母,却突然拉下脸来,因为她没有想到宝钗的房间布置如此素净,简直如“雪洞一般”,四个字就把宝钗房间的布置写尽了。
我们都知道,贾母是特别喜欢女孩儿的,像黛玉、湘云、宝琴、喜鸾、四姐儿等,因为她们天真烂漫,单纯善良,处于女孩子最好的青春芳华。在贾母的眼中,女孩儿就该有女孩儿的样,尤其大家闺秀,她的闺房就应该更雅致,更精致,不仅有针黹女红,琴棋书画,锦绣华服,还要有一些装饰性的石头盆景儿、纱桌屏和石鼎等一些时新的玩意儿或古董物件。
但我们看薛宝钗的房间:一色玩器全无,案上只有一个土定瓶中供着数枝菊花,并两部书,茶奁茶杯而已。床上只吊着青纱帐幔,衾褥也十分朴素。也许宝钗是真不爱花儿粉儿,但从锦衣玉食的大家闺秀过来的贾母,是万万接受不了这样素净的摆设的。
尤其当贾母得知是宝钗自己不愿意摆这些物件时,更是直摇头,表示不能接受。原文:贾母摇头道:“使不得。虽然他省事,倘或来一个亲戚,看着不象;二则年轻的姑娘们,房里这样素净,也忌讳。我们这老婆子,越发该住马圈去了。……他们姊妹们虽不敢比那些小姐们,也不要很离了格儿。有现成的东西,为什么不摆?若很爱素净,少几样倒使得。我最会收拾屋子的,如今老了,没有这些闲心了。”
由此可知,单就闺房摆设来说,贾母对宝钗是有看法的,她觉得年轻姑娘房间太素净了不仅忌讳,更关键的是失礼,让亲戚看见了不好。贾母甚至说出了“我们这老婆子,越发该住马圈去了。”这样的话,可见她对宝钗房间摆设一事,是非常不满意的,而一向为人处事都令人敬服的宝钗,听到贾母对闺房摆设的这番评价,心里会作何感想呢?
贾母为什么会读宝钗房间摆设有这么发的反应呢?是故意找宝钗的错吗?当然不是!贾母自己也说了,她年轻的时候,最爱收拾屋子。可知年轻时的贾母,是个特别爱美的女孩子,喜欢花儿粉儿,热情大方,单纯善良,不仅博学多才,闺房摆设很讲究,是个很懂得生活,很有品位的女子。
对于一个大家小姐来说,如果屋子摆设跟雪洞一般,的确让人喜欢不起来,显得太空洞,太冷清,太没有人情味,而这种房间的素净布置,也反映出一个人的性格思想和生活品位。对贾母来说,宝钗小小年纪,就过早地脱去了闺阁女子该有的朝气蓬勃,一切都显得老气横秋,她当然不高兴。
我们今天有个词叫装嫩,这个词用在贾母身上就是褒义的。贾母都七十多岁的人了,还喜欢模样好、性格好的年轻女孩,喜欢含饴弄孙,喜欢跟这些有着青春朝气的孩子们待在一起,人老心不老。而宝钗呢,不过十几岁的年纪,就装成一副深沉的大人模样,像个女夫子一样,她房间根本就不像是一个未出阁女子的房间,倒像是李纨的房间了,难怪贾母说忌讳。
后文宝琴出现时,贾母大喜,并送了她一件连宝玉都没舍得给的凫靥裘,一向品格端方的宝钗忍不住半玩笑半认真地对她说:“你也不知是那里来的福气!你倒去罢,仔细我们委曲着你。我就不信我那些儿不如你。”宝钗说这话时,是否想到,前不久她刚刚因为房间太过素净的摆设,曾让贾母直摇头?
刘姥姥与贾母的谈话有详有略的好处
详略得当,略处着重突显周围环境,让事物发展更为流畅,衔接上下文,而详细处,以细节描写刻画人物形象,更加生动具体
当然,贾母之所以和刘姥姥相处得非常好,老吕认为,原因其实也很简单。想当初,在那个封建社会,女人们都是不敢轻易说笑的。因此,在刘姥姥见到了贾母之后,她那些充满幽默的话语,马上就给贾府当中那些每天深居简出的太太、奶奶、小姐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欢乐,释放出了她们被禁锢的天性。
同时,又由于刘姥姥和贾母都是长寿之人,所以,她们都有着丰富的阅历、过人的睿智、浓厚的人情味、人情世故上的炉火纯青。只不过,一个是来自庙堂,带着奢华的风范;一个是来自乡间,裹挟着泥土的芬芳。
也正因如此,在贾母因为刘姥姥感受到了少有的快乐之后,她便在刘姥姥出府之际,特派鸳鸯转交给刘姥姥好多东西:“这是老太太的几件衣服……昨日叫我拿出两套送你带去,或是送人,或是自己家里穿罢……这盒子里是你要的面果子,这包子里是你前儿要的药:梅花点舌丹也有,紫金锭也有,活络丹也有,催生保命丹也有,每一样是一张房子包着……”而这也说明了贾母与刘姥姥的关系,确实是非常融洽,甚至可以说是其乐融融。
贾母与刘奶奶几次见面
刘姥姥三次进贾府,只有第二次见到了贾母。
刘姥姥每一次来的目的都不尽相同,得到的待遇也有所差别,而这三次故事,近乎贯穿了整个贾府的兴衰始末。
第一次进贾府,年迈的刘姥姥带着孙子板儿去的。也是通过刘姥姥第一次进贾府这种“没见过世面”的样子,贾家的豪奢才略微显露一二,把公门侯府与平常百姓家之间的鸿沟,就这样暴露无遗。从三等守门奴仆,二等陪房大娘到主子身边的心腹丫头,再到最后的王熙凤,让刘姥姥的眼界不断被刷新着,而她从贾府中受到的恩惠也注定了与贾府的交集尚未结束。
刘姥姥第二次进贾府,带来许多新鲜蔬果,本意是答谢上次贾府伸以援手。正巧被贾母知晓此事,听说刘姥姥此人后,想见面与她多聊一聊。刘姥姥不同于一般人的见识就在于此,她看得出这个大家族里所有人都要讨贾母的欢心,而贾母又慈悲心肠,故而编造许多新奇故事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果然一番交谈下来已经很得贾母心意,贾母索性留刘姥姥多住几天,恰逢时节正好,一同趁兴游玩大观园。
刘姥姥第三次进贾府,主要目的就是解救王熙凤唯一的女儿贾巧姐。“偶因济刘氏,巧得遇恩人。”这两句说的就是因为王熙凤曾经接济过刘姥姥,所以机缘巧合之下,刘姥姥最后成为了救下贾巧姐的恩人。
5简述“刘姥姥二进贾府,贾母在大观园设宴”的故事梗概
刘姥姥是个知恩图报的人,上次得了凤姐儿的二十两银子,就想着要把新鲜的瓜果送来孝敬荣府的老爷太太们。如果真有什么想法,也不会连凤姐儿和王夫人的面都没见到,就急着回去了。
没想到获得了更多的收获。
同时也因为第二次入荣府,以贾母为首的太太奶奶们待刘姥姥亲厚,没有嫌贫爱富,给钱的给钱,给东西的给东西,才让刘姥姥一直感激于心,最后在贾府落败后救了巧姐一命。(一名农妇救一个落罪家的小姐,难度挺大的,刘姥姥肯定付出了很多。)
积阴德,才有后路,不至于一溃千里。人们常说“冤冤相报何时了”,其实做了好事,互相报恩也不容易了结啊g
《红楼梦》里也是有正能量的。^_^
为什么贾母对刘姥姥亲
因为在《红楼梦》里刘姥姥虽然是一个乡下老妇,但是她在年轻时也并非普通草民。她能把女儿嫁给与王夫人之家联过姻的王狗儿,说明还是有一定社会地位的;
她在乡下时经常到豪绅家里做客,说明她在农村这个阶层里,身份不低;尤其是坦然面对艰难的生活,能甘受人侮辱,进退自如,平衡了贾府里所有的心思,或卖傻装疯,或有意奉承,或展示自己年老之人的见识,赢得了众人的叹服。
文章到此结束,如果本次分享的贾母请刘姥姥吃饭和为什么贾母对刘姥姥亲的问题解决了您的问题,那么我们由衷的感到高兴!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