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仓吃什么有什么讲究?天津填仓节的来历?
- 锐意学习网
- 2024-03-10 11:33:19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填仓吃什么有什么讲究,以及天津填仓节的来历对应的知识点,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增长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
苍王节是什么节
苍王节也叫填仓节,俗称仓王爷生日,在每年的农历正月二十五度过。作为象征新一年五谷丰登,祈求风调雨顺的传统节日,填仓节到来时,民间有各种各样的节日习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填仓节的习俗有哪些。
填仓仪式
填仓节民间要办填仓仪式,大部分地区晚间点灯以祀仓神。凡是与饮食有关的地方均要置灯。俗称“点遍灯、烧遍香,家家粮食填满仓”。吕梁地区最为典型。按照家庭人口数,各人属相,用面捏成相应的本命灯。然后再捏上两条狗、一只鸡、一条鱼,以及人口盘子、仓官老爷,酒盅、酒壶、银钱、元宝、驮炭毛驴等等。
夜晚,再将这些面灯注油点燃。本命灯置家中炕上,狗置大门口,鸡放院中,鱼浮水缸、驴站畜圈,仓官老爷挂在天窗,其余均在家中。置放面灯时,口中还要高呼相应的吉利发财语言,如“仓官老爷送粮来”!“鸡娃鸡娃多下蛋”等等。
祭奠仓官
祭奠仓官是填仓节一项重要的习俗。人为了纪念仓官,每到这一天都要进行祭奠、纪念仪式,有的是用细炭灰或柴草灰在院内外打囤添仓,有的是向仓官画像焚香、点灯。平遥的居民是在天仓节夜晚,点灯烧香供奉天仓官,并大声喊“天仓爷填仓来,粮食元宝填到咱家来”,“黑小子,赶车来,元宝粮食赶到俺家来”,意在祈祷丰收,希望生活富裕。
地画仓囤
寿阳在老天仓之日,要在地上画一个粮食囤,放置五谷,用石头压住,象征粮盈食满。民俗要在院内或场面打灰窖。用簸箕盛草木灰,用棍棒均匀敲打,在地上撒出三环套或五环套圆圈,意为粮仓或者粮囤。讲究的人家还要在灰窖旁边撒画出耙子、扫帚、甚至扇车等图案。
小填仓日的灰窖,象征夏粮丰收,要在圆圈中心放置少许夏粮;大填仓日的灰窖,象征秋粮丰收,圆圈内则放秋粮。然后用砖石将粮食盖住,称为压仓。再将鞭炮点燃,在圈内爆响,取意粮食爆满粮仓。
搬运填仓
在天仓之日,各县居民都要采用担煤、担土、担水等形式,寓意添仓,企盼丰年。民间有许多填仓活动,皆与饮食紧密相连。晋北地区习惯蒸莜面窝,取其形如粮囤。用荞面作丸,置莜面窝中空处,是谓填仓。晋东南地区用黍米面作团,置于粮仓,晋中地区又是用谷面作团填仓。
吕梁地区喜吃糕,文水县将粮仓内灯熏的墙土取一些谓之填仓。晋南地区要用稀面摊极薄饼,中裹以菜肴,卷而食之。如果民家娶有新媳妇,新媳妇要亲手将煎饼置放粮仓。山西境内旧有民谣:“过了年,二十二,填仓米面作灯盏。拿箕帚,扫东墙,拾到昆虫验丰年。”讲的是填仓的民俗。
北方风俗有哪些
北方风俗有一下几个方面:
1、贴春联:每逢春节,家家户户都会贴上对联庆祝新年的到来,抒发新的一年美好愿望。
2、贴窗花和倒贴福字:在民间人们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窗花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
3、挂红灯笼:红灯笼给春节添加喜庆之气,在漆黑的夜里看到红彤彤的景色。
4、扫尘:扫尘的意义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希望来年的生活过的更加美好。
5、祭祀:在春节的时候家家户户都会摆上供桌放上供品,来祭祀已经逝世的亲人,希望保佑在新的一年里一家人平平安安,顺顺利利。
北方的习俗比南方还多,比如包饺子,而且要贴窗花,各种的花纹,寓意来年吉祥,包括一些本命年的穿戴及讲究,多不胜数。
明清以来,除夕和元旦的食俗,南方和北方已有明显的差别。北方除夕夜多包饺子吃,以谐音取“更岁交子”的意思。有的在饺子中放糖,祈求来年生活更甜美;有的则在个别饺子中包一枚钱币,谁吃到了谁就会在新的一年里发财。南方除夕一般是吃元宵和年糕。元宵又叫“汤圆”、“团子”、“圆子”,中间包糖为多,取全家团圆美满甜蜜之意。年糕由糯米做成,以谐音取“年年高”之意。直到今天,北方过年包饺子、南方过年做汤圆的习俗仍然极为普遍
天津填仓节的来历
在天津,到了正月二十五的时候,也是正月的尾声了,但是还是有浓郁的年味儿,在这天人们都要吃用新鲜鲫鱼熬的汤,配以米饭,取其鱼米满仓,五谷丰登的美好愿望。
这一天就是“填仓节”。
相传在很早以前,中国北方遇到连年旱灾,赤地千里,颗粒未收。可是封建帝王不顾黎民百姓死活,同往年一样,横征暴敛,弄得怨声载道,饿殍遍野。却说有个看守粮仓的官吏,目睹这一惨景,于心不忍,便将粮仓打开,救济了百姓。
他知道这触犯了王法,皇帝绝不会饶恕他,于是他让百姓把粮食运走后,就放把大火把仓库烧了,自己也活活烧死。这件事发生在正月二十五日。后来人们为了纪念这个好心的官吏,重补被烧坏的“天仓”,于是相沿成俗,这一天便成为“天仓节”,后来成为填仓节。
老天仓是哪个天
正月二十五,俗称”老天仓”,也就是填仓节,这是汉族民间一个象征新年五谷丰登的节日。.“填仓节”因“填”与“天”谐音亦称为“天仓节”,民间有老天仓与小天仓之分。农历正月二十为小天仓,正月二十五为老天仓,是民间的传统节日。有的说天仓节是祭星之日,有的说是为祭土地或祭磨神。所谓填仓,意思是填满谷仓。这一天黎明,家家户户都在自己的院子里或打谷场上,用筛过的炊灰,撤出一个个大小不等的粮囤形状,并在里面放一些五谷杂粮,象征五谷丰登。这些风俗如今看不到了.由于城市和农村的生活内容不同,"填仓"的含意也不同。城市中的"填仓"有二个含意。
一是填肚子。这天筵请亲友大吃一顿,一是添购生活物品,因为过年的年货已吃用不少,家内存货不多,需购进新物,故叫"填仓"
填仓节的由来
“填仓节”农历正月二十为小天仓,正月二十五为老天仓,是民间的传统节日。有的说天仓节是祭星之日,有的说是为祭土地或祭磨神。所谓填仓,意思是填满谷仓。
有的地方添仓节,做“雨灯灯”,灯灯用谷面捏成,共捏十二个,小碗大小,每个灯顶端捏一个灯盏,灯盏边缘捏一个小豁口,每个豁口各代表一年四季中的一个月。灯盏蒸熟后,揭开锅先看哪些月的灯盏里积的汽水最多,则证明那个月雨涝。再根据种装甲在哪个月需雨水最多来推断这一年收什么,作为本年安排种植的依据。
老家那边的填仓节,家家户户囤里要添粮,缸里要添水。而且妈妈会用糕面(黄米面)包馅做成糕,然后捏成麻袋、谷仓等各种形状的灯盏。灯盏盛上食用油,再用谷子裹棉做捻,到晚上点燃祭祀。那时候,家里、院中灯盏四布、香火缭绕,十分好看。
而对于孩子而言,这一天最有意思的就是一个叫
“跌针”
的小游戏,一碗清水,一根绣花针,孩子需要把针放到水面上。
在闪烁的灯盏边,绣花针的倒影映在碗底,会呈现出不同于物理粗细的变化,老人们就会说,针尖那头的倒影代表了人的前半生,另一头则代表了后半生,哪一头倒影粗,说明你什么时候生活过的好。
虽然是无厘头的迷信小游戏,但是无论是这个游戏,还是昏暗的灯盏下的房间,都成了童年最美的回忆。
另外,据说以前生活比较困难,孩子总是吃不饱,这一天晚上孩子们还会结伴去别人家“偷灯”吃,就像像万圣节不给糖就捣乱那样,成了大人们默许、孩子们喜爱的另一个小游戏。
虽然现在生活在城市,但是每每想到这个节日,还是非常温暖,等孩子大一些,我想我还是会把这个节日传承下去。
放几张图吧!网上找的一些:
填仓吃什么有什么讲究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天津填仓节的来历、填仓吃什么有什么讲究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哦。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