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路由器桥接跟中继的区别

路由器桥接跟中继的区别

无线路由器的桥接和中继有什么区别

中继(Relay)是两个交换中心之间的一条传输通路。中继线是承载多条逻辑链路的一条物理连接。随着科技发展,中继的概念不仅应用于无线通信中,网络通信交换机的trunk也可以称之为一种中继。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需要通过家里的电话和朋友聊天,或者通过办公室的电话和公司外的客户联系。要实现这些通话都离不开中继。

桥接(Bridging),是指依据OSI网络模型的链路层的地址,对网络数据包进行转发的过程,工作在OSI的第二层。一般的交换机,网桥就有桥接作用。

路由器桥接和中继有什么区别?哪个好?

当无线路由器信号覆盖范围有限或者穿过两堵墙信号变得极弱。可以通过无线桥接或无线中继模式连接两个无线路由器进行网络扩展,增强无线信号,进一步扩大无线网络覆盖范围。但是两种模式有所不同,下面分别加以说明。

中继模式下,副路由器通过无线连接主路由器,增强无线信号,扩大WiFi覆盖范围。副路由器所带设备由主路由器分配IP,两个路由器属于同一个局域网。副路由器的无线信号的名称和主路由器的无线信号名称一致,密码也相同。无线设备在主、副路由器之间漫游方便。

桥接模式下,副路由器与主路由器属于不同的局域网,副路由器可以与主路由器的无线名称和密码不同。副路由器是独立的网络,副路由器所带设备在主路由器中不显示。

总结一下:桥接模式时,无线信号名称与密码可以与主路由器设置相同,也可以不同。中继模式下整个网络只有一个无线信号。方便手机在两个路由器之间移动时自动切换,无缝漫游,中继模式比桥接模式少一层NAT对游戏等联机更好。

桥接和中继的区别是什么?

桥接是一对设备的桥接,将信号从一个点桥接到另外一个点。中继是两个相隔过远的点或者是两点之间没法直接做桥接。

中继与桥接有什么区别

中继与桥接在定义、是否共用SSID以及易用性上有所区别:

1、定义不同

桥接是一对设备的桥接,将信号从一个点桥接到另外一个点。

中继是两个相隔过远的点或者是两点之间没法直接做桥接。

2、两台无线路由器是否共用SSID

桥接是放大后的无线信号名称和原来的无线路由器的无线信号名称不一样,也就是2台无线路由器各自使用自己的无线网络名称,桥接之后的无线路由器有一个自己的无线网络名称(SSID)。

中继是放大后的无线信号的名称和原来的无线路由器的无线信号名称一致,也就是2台无线路由器共用同一个无线网络名称(SSID)。

3、易用性

桥接易用性比中继性要差,不适合用于公共场合。

中继模式比桥接模式更好一点,因为中继模式保持了无线网络名称(SSID)的一致性,在一些宾馆、酒店或者其他一些场所,很多时候都需要保持无线网络名称的一致性。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桥接

百度百科无线中继

关于路由的中继模式和桥接模式到底有什么区

说起来麻烦,网上帮你找了一段:

桥接、中继工作的原理是不同的,但是实现的功能确实相同的--两者都是先接受信号然后发射出去。

(一)

1、中继模式允许多个客户端链接;桥接模式只允许唯一认证的客户端。

2、中继比无线桥接更高级。

3、无线桥接就是将两个或多个LAN或WAN用无线连接;中继器就是延长无线信号的长度(不能说成是放大信号),当然就是具有无线桥接功能,但用处不同,所以中继不能取代桥接。

4、中继能与不带桥的无线路由器相连,只要有无线路由器信号就能吸收,但需填WIFI密码;桥接要设置绑定MAC和IP,而中继就不用。

(二)

1、无线中继和无线桥接

是WDS(无线分布式系统)的两种常用应用模式。一般具备WDS功能的无线路由器或无线AP都支持无线中继和无线桥接两种模式。有的将这两种模式统称为“WDS”模式。

2、无线桥接通常指的是一对一的情况,桥接两端的无线路由器只与另一端相对的无线路由器通信,不接受其他无线设备的接入。覆盖方式有一定的局限性,经常在连接两个不同的局域网络时使用。

3、无线中继模式则可以做到一对多,在延长了无线信号传输距离的同时,使用无线中继模式的无线路由器也可以接受其他无线设备的接入。覆盖方式更为全面灵活,因此相对于无线桥接,无线中继拓展的无线网络更加方便实用。

4、建议使用WDS的无线中继模式来拓展无线覆盖,消除家庭WiFi死角。

总之:中继路由为无线的二级路由。而桥接的路由为无线的交换。中继的信号强,而桥接的信号弱。

无线桥接(WDS)和无线中继有什么区别

两者在易用性上有区别。

原理及依据:

1、从易用性来说,中继模式比桥接模式更好一点,因为中继模式保持了无线网络名称(SSID)的一致性,在一些宾馆、酒店或者其他一些场所,很多时候都需要保持无线网络名称的一致性。

因为两个或者更多不同的无线网络名称,不方便用户记忆,让用户搞不清楚到底哪一个才是这个场所的无线WiFi。

2、但是从功能上来说,中继模式和桥接模式并没有任何区别,都是无线的方式把2台无线路由器哦连接起来,从而实现无线信号覆盖范围的扩展。

拓展资料:

一、无线桥接:

无线桥接技术是一种局域网络无线连接的技术,是无线射频技术和传统的有线网桥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它可以无缝地将相隔数十公里的局域网络连接在一起,创建统一的企业或城域网络系统。

无线桥接技术在最简单的网络构架中,网桥的以太网端口连接到局域网中的某个集线器或交换机上,信号发射端口则通过电缆和天线相连接;通过这样的方式实现网络系统的扩展。

优势:

相对于传统的有线网络连接,无线网络桥接具备了诸多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架设无线桥接网络无需架线挖沟,线路开通速度快。可以随时架设,随时增加链路,安装、扩容方便。而有线网络铺设须挖沟,受地势影响,不能任意铺设,且建设工期长。

2、一般有线网络连接的质量会随着线路的扩展而急剧下降。而对于点对点的无线桥接方式,50公里内几乎没有影响,一般可提供从1M到11M的通信速率。

3、有线网络连接除电信部门外,其他单位的通信系统没有在城区挖沟铺设电缆的权力;而无线桥接方式则可根据客户需求灵活定制专网。

4、有线链路的维护需沿线路检查,出现故障时,一般很难及时找出故障点,而无线桥接通信只需维护扩频电台,出现故障时则能快速找出原因,恢复线路正常运行。

5、无线桥接网络可以迅速(数十分钟内)组建起通信链路,实现临时、应急、抗灾通信的目的,而有线网络连接则需要较长的时间。

二、无线中继:

无线中继模式,即是无线AP在网络连接中起到中继的作用,能实现信号的中继和放大,从而延伸无线网络的覆盖范围。

无线分布系统(WDS)通过无线电接口在两个AP设备之间创建一个链路。此链路可以将来自一个不具有以太网连接的AP的通信量中继至另一具有以太网连接的AP。WDS最多允许在访问点之间配置四个点对点链路。一般情况,中心AP最多支持四个远端无线中继模式的AP接入。

无线中继模式虽然使无线覆盖变得更容易和灵活,但是却需要高档AP支持,而且如果中心AP出了问题,则整个WLAN将瘫痪,冗余性无法保障,所以在应用中最常见的是“无线漫游模式”。

而这种“中继模式”则只用在没法进行网络布线的特殊情况下,可适用于那些场地开阔、不便于铺设以太网线的场所,像大型开放式办公区域、仓库、码头等。还有就两个网络隔离太远,网络信号无法传送到,就在中间设置一个中继AP,此AP只起中继的作用。

参考链接:

百度百科:无线中继

百度百科:无线网络桥接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