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帝王顺序以及简介
- 锐意学习网
- 2024-03-10 11:33:19
唐朝皇帝顺序简介
唐朝(618—907年),有21位皇帝。
顺序为:
唐高祖李渊
1、太宗李世民
2、唐高宗李治
3、唐中宗李显
4、唐睿宗李旦
5、武则天
6、唐中宗李显(二次登基)
7、唐玄宗李隆基
8、唐肃宗李亨
9、唐代宗李豫
10、唐德宗李适
11、唐顺宗李诵
12、唐宪宗李纯
13、唐穆宗李恒
14、唐敬宗李湛
15、唐文宗李昂
16、唐武宗李炎
17、唐宣宗李忱
18、唐懿宗李漼
19、唐僖宗李儇
20、唐昭宗李晔
21、唐哀帝李柷
扩展资料:
唐朝时万国来朝,疆域空前辽阔,极盛时东起日本海、南据安南、西抵咸海、北逾贝加尔湖,是中国自秦以来第一个未修据胡长城的大一统王朝。
唐朝攻灭东突厥、薛延陀后,唐太宗被四夷各族尊为天可汗。又借羁縻制度征调突厥、回鹘、铁勒、契丹、靺鞨、室韦等民族攻伐敌国,并让日本、南诏、新罗、渤海国等藩属国学习自身的文化与制度。
唐朝接纳各国交流学习,经济、社会、文化、艺术呈现出多元化、开放性等特点,诗、书、画、乐等方面涌现出大量名家,如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诗魔白居易,书法家颜真卿,画圣吴道子,音乐家李龟年等。
唐朝是当时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之一,声誉远播,与亚欧国家均有往来。唐以后海外多称中国人为“唐人”。女性地位明显提高,人们可自由结婚和离婚。
唐朝帝王顺序以及简介
唐朝帝王顺序以及简介
唐朝帝王顺序以及简介,我们都知道,从唐高祖李渊创立唐朝,直至唐朝灭亡,总共经历了21个皇帝,而且唐朝出现了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的女皇帝,武则天,下面分享唐朝帝王顺序以及简介相关内容。
唐朝帝王顺序以及简介1
唐朝皇帝顺序简介:唐高祖李渊;唐太宗李世民;唐高宗李治;唐中宗李显;唐睿宗李旦;武则天;唐玄宗李隆基;唐肃宗李亨;唐代宗李豫;唐德宗李适;唐顺宗李诵;唐宪宗李纯;唐穆宗李恒;唐敬宗李湛;唐文宗李昂;唐武宗李炎;唐宣宗李忱;唐懿宗李漼;唐僖宗李儇;唐昭宗李晔;唐哀帝李柷。
1.唐高祖李渊(566年-635年),字叔德,唐朝开国皇帝。
2.李世民(598年【一说599年】-649年),即唐太宗。
3.李治(628年7月21日—683年12月27日),即唐高宗(649至683年在位)。
4.唐中宗李显(656年—710年),683年至684年、705年至710年两度在帝位。
5.唐睿宗李旦(662年-716年),于嗣圣元年(684年)被立为皇帝,但仅是女皇武则天的傀儡。
6.武则天(624年-705年12月16日)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的女皇帝(690年―705年在位)。
7.李隆基(685年9月8日—762年5月3日),即唐玄宗,先天元年(712年)至天宝十五年(756年)。
8.李亨(711年2月21日—762年5月16日),至德元年(756年)至宝应元年(762年)在位。
9.李豫(727年1月9日-779年6月10日),即唐代宗,762年-779年在位。
10.唐德宗李适(kuò)(742年5月27日―805年2月25日)。
11.李诵(761年1月8日―806年),即唐顺宗(805年在位),唐德宗李适长子。
12.李纯(778年―820年),即唐宪宗(805年—820年在位)。
13.李恒(795年―824年2月25日),即唐穆宗(820年—824年在位)。
14.李湛(809年7月22日-826年),即唐敬宗(824年—826年在位)在位2年,得年18岁。
15.李昂(809年11月20日-840年2月10日),即唐文宗(826年―840年在位)。
16.李炎(814年7月1日―846年4月22日),即唐武宗(840年—846年在位)。
17.李忱(chén)(810年—859年),即唐宣宗。
18.李漼(833年12月28日-873年8月15日)。
19.李儇(862年6月8日―888年4月20日),即唐僖宗(873年至888年在位)。
20.李晔(867年2月22日—904年),即唐昭宗(888年—904年在位),在位16年。
21.唐哀帝李柷(892年-908年),唐朝末代皇帝(904年-907年在位)。
唐朝帝王顺序以及简介2
一、高祖李渊武德元年(618)——九年(626)是大唐帝国的开创者。
二、太宗李世民贞观元年(627)——二十三年(649)唐太宗不仅是唐朝最富盛名的皇帝,也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帝王之一。他在位的贞观时期,成为后世艳称的一代太平盛世,太宗也因此被称为一代“明主”、“英主”。生年:隋文帝开皇十八年十二月二十二日(599年1月23日)卒年:贞观二十三年(649)谥号:文皇帝。庙号:太宗
三、高宗李治永徽元年(650)——弘道元年(683)出生:贞观二年(628)六月十三日。卒年:弘道元年(683)享年:56岁。谥号:天皇大帝。庙号:高宗
四、中宗李显嗣圣元年(684)出生:显庆元年(656)十一月五日。卒年:景龙四年(710)。享年:55岁;谥号:孝和皇帝;庙号:中宗。
五、圣神皇帝武则天武曌(zhào)天授元年(690)——神龙元年(705)出生:武德七年(624)正月二十三日。卒年:神龙元年(705)享年:82岁。谥号:先为则天大圣皇帝。庙号:无,袝高宗庙享后为则天大圣皇后。历史上唯一一位女性皇帝。
六、中宗李显(复辟)神龙元年(705)——景龙四年(710)中宗赐卢正道敕唐中宗李显(又名李哲)是高宗的第七个儿子,也是武则天所生的第三个儿子。他一生两得立储、一次被废、两次登基,是历史上为数不多的两番登基的皇帝。
七、睿宗李旦文明元年(684)——载初二年(690)景云元年(710)——延和元年(712)出生:龙朔二年(662)六月一日卒年:开元四年(716)。享年:55岁;谥号:大圣贞皇帝;庙号:睿宗。唐睿宗是高宗的第八个儿子,即最小的一个儿子,也是武则天所生四个儿子中最年幼的一位。睿宗于龙朔二年(662)六月一日己未出生于长安蓬莱宫含凉殿,当年十一月十八日即封殷王。后来他被封的亲王爵位还有豫王、冀王、相王等。睿宗初名旭轮,后去旭字单名轮,永隆二年(681),又一次改封豫王时改名为旦。后来,他的名字在“轮”和“旦”之间又有几次反复。有意思的是,后来的几次改名,凡是改名为轮时,就是他背运的时候;在改名旦时,就是时来运转的时候。史书中说他“谦恭孝友,好学,工草隶,尤爱文字训诂之书”,应该不是虚誉。睿宗一出生就拥有了亲王爵位,尔后又两次做皇帝,这样的经历只有他的同胞皇兄中宗皇帝可与之相比。但是,作为李唐皇室的成员,像他那样还做过皇嗣(候补性质的皇位继承人),又曾经被建议做皇太弟,而且还做过太上皇的,却没有第二位了。
八、玄宗李隆基先天元年(712)——天宝十五载(756)出生:垂拱元年(685)八月五日卒年:上元三年(762)。享年:78岁。谥号: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庙号:玄宗。唐玄宗李隆基是睿宗的第三个儿子,垂拱元年(685)八月五日生于东都洛阳,睿宗再度登基后被册立为皇太子并承继大统,成为唐朝历史上和太宗一样享有盛誉的皇帝。由于他的谥号为“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历史上往往称为“唐明皇”。
九、肃宗李亨至德元载(756)——宝应元年(762)姓名:李亨(初名嗣升,曾多次改名)出生:景云二年(711)九月三日卒年:宝应元年(762)。享年:52岁。谥号:文明武德大圣大宣孝皇帝;庙号:肃宗。肃宗像唐肃宗李亨,是玄宗的第三个儿子。他是唐朝第一个在京师以外登基再进入长安的皇帝。他登基之日,正是安史叛军攻陷两京之后;而当他的生命走上终点病死长安之时,安史之乱仍未荡平。他迎还了避乱出逃的父亲玄宗,又和玄宗在13天内先后永诀人寰,为大唐帝国的盛衰荣辱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影响和耐人寻味的一幕。总的来说,肃宗是位乱世天子,他继承了天宝盛世的成果,在致力平叛的同时尝试解决天宝以来政治、经济体制运作中的各种弊端,并为身后的帝国打下了一定基础。当然,由于他的主要精力在平叛,无法对后宫、宦官势力的膨胀进行限制,反倒给安史之乱后的重建留下了难消的隐患,这是肃宗个人的不幸,也是大唐帝国的悲哀。
十、代宗李豫广德元年(763)——大历十四年(779)出生:开元十四年(726)十二月十三日卒年:大历十四年(779)。享年:54岁。谥号:睿文孝武皇帝。庙号:代宗。唐代宗李豫,初名李俶,封广平郡王,乾元元年(758)十月册为皇太子后,改名豫。即位之初,正当安史叛军最后垂死挣扎的关键时刻,为了早日平定叛乱,结束动荡的局面,代宗对安史降将实施了姑息政策,以致形成了河北藩镇割据的局面,给继承者遗留下了难以彻底消除的祸患。经历了八年动荡的大唐帝国,元气大伤,再无法达到开元天宝时期的太平治世。
十一、德宗李适
十二、顺宗李诵永贞元年(805)出生:上元二年(761)正月十二日。卒年:元和元年(806)享年:46岁。谥号:至德大圣大安孝皇帝。庙号:顺宗。是唐朝位居储君时间最长,在位时间最短的皇帝。顺宗在位期间,没有以皇帝身份过一个新年。即位当年的新年,他就已经是太上皇了,在位时间还不足200天。,“永贞”的年号是在他退位以后才改的。顺宗在贞元二十一年(805)八月四日退位为太上皇,尽管继位的宪宗皇帝是在八月九日才举行册礼,但顺宗八月五日下诰改贞元年号为永贞时的身份已经是太上皇。顺宗在位期间,为后世留下了一次说不尽的革新运动。历史上称为“二王八司马”事件,后来也有人称之为“永贞革新”。
十三、宪宗李纯元和元年(806)——十五年(820)出生:大历十三年(778)二月十四日卒年:元和十五年(820)。享年:43岁。谥号:圣神章武孝皇帝。庙号:宪宗。宪宗在位15年间,勤勉政事,君臣同心同德,从而取得了元和削藩的巨大成果,并重振中央政府的威望,成就了唐朝的中兴气象。长期以来,唐朝皇帝得到评价较高的`有三人:太宗、玄宗、宪宗。宪宗没有能够像太宗和玄宗那样开创一个辉煌盛世,却能够和他们并驾齐驱、相提并论,这也正说明了他的不同寻常。
十四、穆宗李恒长庆元年(821)——四年(824)姓名:李恒(初名宥)出生:贞元十一年(795)七月六日卒年:长庆四年(824)。享年:30岁。谥号:睿圣文惠孝皇帝。庙号:穆宗。穆宗一共有五子,其中竟然有三个做了皇帝,即敬宗、文宗、武宗,这在唐朝历史上绝无仅有。由于每个儿子即位后都把各自的生母追尊为皇太后,所以穆宗先后有三个皇后和他配享太庙,这在唐朝历史上也属罕见。穆宗于长庆四年(824)正月死时,刚刚30岁,相对于他之前的唐朝皇帝来说,可谓最短寿的一位。
十五、敬宗李湛宝历元年(825)——宝历二年(826)出生:元和四年(809)六月七日卒年:宝历二年(826)。享年:18岁。谥号:睿武昭愍孝皇帝。庙号:敬宗
十六、文宗李昂文宗有两个年号:一是太和(一作大和),用了9年(827~835);一是开成,用了5年(836~840)姓名:李昂(初名涵)出生:元和四年(809)十月十日卒年:开成五年(840)。享年:33(一说32)岁。谥号:元圣昭献孝皇帝。庙号:文宗
十七、武宗李炎会昌元年(821)——会昌六年(846)姓名:李炎(初名瀍)出生:元和九年(814)六月十一日卒年:会昌六年(846)享年:33岁。谥号:至道昭肃孝皇帝;庙号:武宗。敬宗、文宗、武宗一共在位不到23年,但是他们创造了唐皇朝的一个奇迹,那就是兄弟三人唐代宦官俑相继为君。中国历史上的皇位继承,既有父死子继,也有兄终弟及,但是像敬宗、文宗、武宗兄弟三人连续即位为皇帝的情况极为少见,这无论如何也不是皇位继承的一种常态。这种兄弟三人均做天子的情况,既折射出穆宗以后宫廷政治的状况,也给这一时期的宫廷政治带来了新问题。
十八、宣宗李忱大中元年(847)——十三年(859)姓名:李忱(初名怡)出生:元和五年(810)六月二十二日卒年:大中十三年(859)。享年:50岁。谥号:圣武献文孝皇帝;庙号:宣宗。唐宣宗是宪宗第十三子,元和五年(810)六月二十二日生于大明宫,论辈分,他是敬、文、武宗的皇叔,论年龄却比敬宗和文宗还小一岁。他在穆宗长庆元年(821)三月,被封为光王。会昌六年(846)三月,武宗弥留之际,把37岁的光王李怡立为皇太叔,并更名李忱,成为新的皇位继承人。他是唐朝历史上惟一以皇太叔即位的皇帝,又是晚唐皇帝中顺宗以后的11帝中寿命最长的一位,他死于大中十三年(859)八月,享年50岁。另外,宣宗在晚唐的皇帝中也是得到较高声誉的一位,《资治通鉴》载:“宣宗性明察沉断,用法无私,从谏如流,重惜官赏,恭谨节俭,惠爱民物,故大中之政,讫于唐亡,人思咏之,谓之小太宗。”
十九、懿宗李漼咸通元年(860)——十四年(873)姓名:李漼(初名温)出生:太和七年(833)十一月十四日卒年:咸通十四(873)。享年:41岁。谥号:睿文昭圣恭惠孝皇帝;庙号:懿宗。唐懿宗李漼(cuǐ),是唐朝最后一个以长子即位而且是最后一个在长安平安度过帝王生涯的皇帝。然而,懿宗在位15年,骄奢淫逸侏儒俑,不思进取,宠信宦官,迎奉佛骨,面对内忧不知其危,遭遇外患不觉其难,把宣宗在位期间重新点燃起来的一点希望之光彻底熄灭了。
二十、僖宗李儇(初名俨)出生:咸通三年(862)五月八日。卒年:文德元年(888)享年:27岁。谥号:惠圣恭定孝皇帝;庙号:僖宗。在位l5年。僖宗一共有五次改元,所以有五个年号:乾符(6年)、广明(1年)、中和(4年)、光启(3年)、文德(1年)。
二十一、昭宗李晔(初名杰)出生:咸通八年(867)二月二十二日卒年:天佑元年(904)。享年:38岁。谥号:圣穆景文孝皇帝;庙号:昭宗。在位16年。昭宗有七次改元,故有七个年号:龙纪(1年)、大顺(2年)、景福(2年)、乾宁(4年)、光化(3年)、天复(3年)、天佑(1年)。
二十二、哀帝李祝(初名祚)出生:景福元年(892)九月三日卒年:天佑五年(908)。享年:17岁。谥号:初谥哀皇帝,后唐时加谥加昭宣光烈孝皇帝。庙号:后唐时议庙号为景宗。在位3年。未改元,沿用昭宗天佑年号
唐朝历代皇帝排列顺序是什么?
1、唐高祖李渊(566年-635年),字叔德,唐朝开国皇帝。
2、李世民(598年【一说599年】-649年),即唐太宗。
3、李治(628年7月21日—683年12月27日),即唐高宗(649至683年在位)。
4、唐中宗李显(656年—710年),683年至684年、705年至710年两度在帝位。
5、唐睿宗李旦(662年-716年),于嗣圣元年(684年)被立为皇帝,但仅是女皇武则天的傀儡。
6、武则天(624年-705年12月16日)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的女皇帝(690年―705年在位)。
7、李隆基(685年9月8日—762年5月3日),即唐玄宗,先天元年(712年)至天宝十五年(756年)。
8、李亨(711年2月21日—762年5月16日),至德元年(756年)至宝应元年(762年)在位。
9、李豫(727年1月9日-779年6月10日),即唐代宗,762年-779年在位。
10、唐德宗李适(kuò)(742年5月27日―805年2月25日)。
11、李诵(761年1月8日―806年),即唐顺宗(805年在位),唐德宗李适长子。
12、李纯(778年―820年),即唐宪宗(805年—820年在位)。
13、李恒(795年―824年2月25日),即唐穆宗(820年—824年在位)。
14、李湛(809年7月22日-826年),即唐敬宗(824年—826年在位)在位2年,得年18岁。
15、李昂(809年11月20日-840年2月10日),即唐文宗(826年―840年在位)。
16、李炎(814年7月1日―846年4月22日),即唐武宗(840年—846年在位)。
17、李忱(chén)(810年—859年),即唐宣宗。
18、李漼(833年12月28日-873年8月15日)。
19、李儇(862年6月8日―888年4月20日),即唐僖宗(873年至888年在位)。
20、李晔(867年2月22日—904年),即唐昭宗(888年—904年在位),在位16年。
21、唐哀帝李柷(892年-908年),唐朝末代皇帝(904年-907年在位)。
唐朝皇帝顺序
唐朝(618—907年),有21位皇帝。
顺序为:唐高祖李渊--唐太宗李世民--唐高宗李治--唐中宗李显--唐睿宗李旦--武则天--
唐玄宗李隆基--唐肃宗李亨--唐代宗李豫--唐德宗李适--唐顺宗李诵--唐宪宗李纯
唐穆宗李恒--唐敬宗李湛--唐文宗李昂--唐武宗李炎--唐宣宗李忱--唐懿宗李漼
唐僖宗李儇--唐昭宗李晔--唐哀帝李柷。
1.唐高祖李渊(566年-635年),字叔德,唐朝开国皇帝。
2.李世民(598年【一说599年】-649年),即唐太宗,
3.李治(628年7月21日—683年12月27日),即唐高宗(649至683年在位)。
4.唐中宗李显(656年—710年),683年至684年、705年至710年两度在帝位。
5.唐睿宗李旦(662年-716年),于嗣圣元年(684年)被立为皇帝,但仅是女皇武则天的傀儡。
6.武则天(624年-705年12月16日)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的女皇帝(690年―705年在位)。
7.李隆基(685年9月8日—762年5月3日),即唐玄宗,先天元年(712年)至天宝十五年(756年)。
8.李亨(711年2月21日—762年5月16日),至德元年(756年)至宝应元年(762年)在位。
9.李豫(727年1月9日-779年6月10日),即唐代宗,762年-779年在位。
10.唐德宗李适(kuò)(742年5月27日―805年2月25日)。
11.李诵(761年1月8日―806年),即唐顺宗(805年在位),唐德宗李适长子。
12.李纯(778年―820年),即唐宪宗(805年—820年在位)。
13.李恒(795年―824年2月25日),即唐穆宗(820年—824年在位)。
14.李湛(809年7月22日-826年),即唐敬宗(824年—826年在位)在位2年,得年18岁。
15.李昂(809年11月20日-840年2月10日),即唐文宗(826年―840年在位)。
16.李炎(814年7月1日―846年4月22日),即唐武宗(840年—846年在位)。
17.李忱(chén)(810年—859年),即唐宣宗。
18.李漼(833年12月28日-873年8月15日)。
19.李儇(862年6月8日―888年4月20日),即唐僖宗(873年至888年在位)。
20.李晔(867年2月22日—904年),即唐昭宗(888年—904年在位),在位16年。
21.唐哀帝李柷(892年-908年),唐朝末代皇帝(904年-907年在位)。
扩展资料: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因皇室姓李,故又称为李唐,是公认的中国最强盛的时代之一。
国公李渊晋阳起兵,次年于长安称帝建立唐朝。唐太宗继位后开创贞观之治。
690年,武则天以周代唐,定都洛阳,史称武周。705年,神龙革命后,唐中宗恢复唐朝国号。
唐玄宗即位后励精图治,开创了万邦来朝的开元盛世。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国力渐衰。
878年,爆发黄巢起义破坏了唐朝统治根基,907年,朱温篡唐,唐朝覆亡。
唐代科技、文化、经济、艺术具有多元化发展趋势,唐朝是当时世界上最强盛的帝国,声誉远扬海外,与亚欧国家均有往来。
唐玄宗统治下,唐朝逐渐步入盛世,史称“开元盛世”,被认为是中国历史上最鼎盛时期,也是封建社会最鼎盛时期。
唐朝的疆域在极盛时期东起朝鲜半岛,南抵越南顺化一带,西达中亚咸海以及呼罗珊地区,北包贝加尔湖至叶尼塞河下流一带。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唐朝
唐朝历代皇帝顺序表在位时间
唐朝历代皇帝顺序表是:
1、唐高祖李渊,在位时间:618—626年。
2、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时间:626—649年。
3、唐高宗李治,在位时间:649—683年。
4、唐中宗李显,在位时间:684年。
5、唐睿宗李旦,在位时间:684—690年。
6、唐中宗(复辟)李显,在位时间:705—710年。
7、唐睿宗(复辟)李旦,在位时间:710—712年。
8、唐玄宗李隆基,在位时间:712—756年。
9、唐肃宗李亨,在位时间:756—762年。
10、唐代宗李豫,在位时间:762—779年。
11、唐德宗李适,在位时间:779—805年。
扩展资料
唐王朝的前期,由唐太宗李世民直至玄宗开元年间国家一直处于大发展阶段,从经济、政治、军事、外交、文化等方面都空前繁荣。唐朝也是秦汉、隋朝以来,第一个不筑长城的统一王朝。在此期间出现的“贞观之治”,高宗与武则天的励精图治、到玄宗李隆基“稻米流脂粟米白”的开元盛世构成了中华民族引以为骄傲的盛唐气象。
从而使中国的世界地位显赫一时。唐朝在声誉远及海外,与南亚、西亚和欧洲国家均有往来。唐朝以后海外多称中国人为“唐人”。唐朝接纳各个民族与宗教,成为了开放的国际文化。唐诗、科技、文化艺术极其繁盛,具有多元化的特点,均有辉煌的成就。
唐玄宗后期出现的安史之乱,使唐王朝逐渐没落。肃宗李亨平定叛乱、代宗、德宗、顺宗、宪宗、武宗、宣宗的统治,唐国力每况日下,皇帝在经济、政治、军事上已无实权,致使藩镇割据局面形成。最后,各方纷纷脱离唐王朝的统治而成为各自独立的政权,大唐帝国也由此覆灭。从此中国了进入五代十国时期。
唐朝的皇帝从先到后的顺序是什么?
先后顺序:唐高祖李渊--唐太宗李世民--唐高宗李治--唐中宗李显--唐睿宗李旦--武则天
唐玄宗李隆基--唐肃宗李亨--唐代宗李豫--唐德宗李适--唐顺宗李诵--唐宪宗李纯
唐穆宗李恒--唐敬宗李湛--唐文宗李昂--唐武宗李炎--唐宣宗李忱--唐懿宗李漼
唐僖宗李儇--唐昭宗李晔--唐哀帝李柷。
唐朝的开国皇帝唐高祖李渊简介:唐高祖李渊(565年-635年6月25日),字叔德,出生于长安,是中国唐朝的开国皇帝。公元618年5月,李渊称帝,改国号唐,定都长安,不久之后便统一了全国。
635年6月25日,李渊驾崩。李渊死后谥号太武皇帝,庙号高祖,葬在献陵。唐高宗上元元年(674年)八月,改上尊号为神尧皇帝。天宝十三载二月,上尊号神尧大圣大光孝皇帝。
唐朝第二位皇帝,唐太宗李世民(599年-649年),在位23年,年号贞观。名字取意“济世安民”,陇西成纪人。唐太宗李世民不仅是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还是一位书法家和诗人。
生于开皇十八年(599年),早年随父亲李渊进军长安于618年建立唐朝,他率部征战天下,为大唐统一立下汗马功劳,被封为秦王、天策上将。626年玄武门之变夺位登基后,开创了著名的贞观之治。
他虚心纳谏,厉行俭约,轻徭薄赋,使百姓休养生息,各民族融洽相处,国泰民安,对外开疆拓土,攻灭东突厥与薛延陀,重创高句丽,设立安西四镇,被各族人民尊称为天可汗,为后来唐朝全盛时期的开元盛世奠定了重要基础。
扩展资料:
唐哀帝李柷是唐朝的最后一位皇帝,唐景宗李柷史称“唐哀帝”。他是唐昭宗第九子,唐朝末代皇帝,公元904年9月27日-公元907年5月12日在位,在位3年,被废。次年死,享年17岁,葬于温陵。唐哀帝即位时,不过是藩镇手中的一个傀儡皇帝。
天祐二年(905年),掌握实际权力的梁王朱温(朱全忠)见废帝灭唐时机已到,便先将唐朝朝臣全部杀光(见白马驿之祸),接着在天祐四年(907年)又逼李柷禅位,降为济阴王,自己做了皇帝,改名朱晃,是为后梁太祖,建国号“大梁”,史称“后梁”,改元“开平”。
至此,立国总计290年、传21帝的大唐王朝灭亡,中国进入自魏晋南北朝以来又一次大分裂时期——五代十国。
参考资料:
唐朝-百度百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