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12月残疾人有什么节日?

12月残疾人有什么节日?

12月残疾人有什么节日?

12月残疾人有什么节日?

残疾人重大节日有:国际残疾人日、国际盲人节、国际聋人节、全国助残日、全国爱眼日、世界精神卫生日等

1、国际残疾人日

12月3日的“国际残疾人日”是一年一度的活动,旨在促进人们对残疾问题的理解和动员人们支持维护残疾人的尊严、权利和幸福。1992年10月12日至13日,第47届联合国大会举行了自联合国成立以来首次关于残疾人问题的特别会议。大会通过决议,将每年的12月3日定为“国际残疾人日”。

“国际残疾人日”的确立,说明在世界范围内,残疾人事业日益引起广泛关注,不同种族的人们都开始形成一个共识,残疾人事业是人道主义的事业,是一项崇高而又光荣的事业,是人类进步和正义的事业。庆祝国际残疾人日给人们提供了一个机会,使其改变对残疾人的态度,并消除影响残疾人充分参与到生活各个方面中来的障碍。

2、国际盲人节

1984年,在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德召开的世界盲人联盟成立大会上,确定每年的10月15日为“国际盲人节”,这使盲人在国际上第一次有了统一的组织和自己的节日。在这以前,盲人节没有固定的日子,一些欧洲国家的盲人们经常在秋天举行文艺活动,并把这项活动的纪念日称为“白手杖节”。

1989年9月18日,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在每年的国际盲人节时,由省(市)盲人协会出面,业务部门协助,结合当地情况,举行适当的庆祝活动,以活跃盲人的生活,体现国家和社会对盲人的关怀。

3、国际聋人节

世界聋人联合会成立于1951年,是国际性非政府组织。其宗旨是造福于世界聋人,捍卫聋人的权利,帮助聋人康复。该会总部设在意大利罗马,每四年举行一次大会。中国盲聋人协会为其正式会员。由于聋人群体往往表面上看起来与普通人无异,导致在现实生活中经常遭遇不被大众理解的尴尬。他们,在期盼着更广泛的关注。

4、全国助残日

中国全国助残日是中国残疾人节日。1990年12月28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第14条规定:“每年五月第三个星期日,为全国助残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从1991年5月15日开始实施,“全国助残日”活动即从1991年开始进行。全国每年都进行“助残日”活动。

5、全国爱眼日

1992年,天津医科大学眼科教授王延华与流行病学教授耿贯一首次向全国倡议设立爱眼日,倡议得到响应并将每年的5月5日定为“全国爱眼日”。

1996年,卫生部、教育部、团中央、中国残联等12个部委联合发出通知,将爱眼日活动列为国家节日之一,并重新确定每年的6月6日为“全国爱眼日”。 2011年6月6日是第十六个全国“爱眼日”,活动的主题为“关爱低视力患者 提高康复质量”。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政府网-残疾人重大节日有哪些?

或许,他不曾看过东升旭日,但他可以从盲文里读懂朝霞。

或许,她无法吐露只言片语,但她可以用手语有爱的表达。

或许,他不能与蝶共舞,但他可以在赛场追逐更高、更快、更强。

或许,她不会因美成名,但她绝不输人勇气、坚韧、梦想、荣光。

12月3日,是第30个“国际残疾人日”,主题为“发挥残疾人领导和参与作用,建设包容、无障碍和可持续的后疫情世界”。

命运夺走了他们的“完美”,但无法剥夺他们的希望!

12月03日为庆祝“国际残疾日”(International Day of Disabled Persons)是一年一度的活动,旨在促进人们对残疾问题的理解和动员人们支持维护残疾人的尊严、权利和幸福。

根据《“十四五”残疾人保障和发展规划》全面贯彻落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出的“提升残疾人公共文化服务,丰富残疾人精神文化生活”,新时代残疾人心向党、展现残疾人自强不息精神、陶冶高尚情操、展示残疾人特殊艺术才华,培养人才、进一步推进特殊艺术的繁荣和发展,团结带领广大残疾人听党话、跟党走。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