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尺巷还是六尺巷
- 锐意学习网
- 2024-03-10 11:33:19
七尺巷还是六尺巷?
按照流传比较广的,应该是“六尺巷”。
六尺巷,位于安徽省桐城市的西南一隅,全长100米、宽2米,建成于清朝康熙年间(1662年—1722年),巷道两端立石牌坊,牌坊上刻着“礼让”二字。
“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 不见当年秦始皇”。这首“让墙诗”就出自六尺巷的一段历史典故。史料记载:张文端公居宅旁有隙地,与吴氏邻,吴氏越用之。家人驰书于都,公批书于后寄归。家人得书,遂撤让三尺,故六尺巷遂以为名焉。
2006年11月21日,时任国务委员唐家璇在参观六尺巷后,题辞:“桐城六尺巷,和谐名城扬”。
2007年4月,“桐城文庙-六尺巷”成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
应该是六尺。清康熙年,桐城张英官拜文华殿大学士,老家的邻居和他家之间有一条一尺宽的小巷,邻居要扩建占用这条小巷,张家不同意,于是争吵起来,张家写信给张英,张英以诗回信“ 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于是家里人主动让出三尺,邻居很惭愧也让出三尺,加上以上还有一尺,于是就成了“七尺巷”。
当时是让他三尺又何妨,你让三尺我让三尺,共让了六尺,不是七尺巷是六尺巷。
六尺巷,在安徽桐城。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