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华门之前叫什么?

中华门之前叫什么?

中华门之前叫什么?

中华门之前叫什么?

中华门是北京故宫皇城的南门[1],依南京故宫的洪武门而建,原明代称大明门,清代称大清门,民国时期改名为中华门,在北京中轴线上,原址在正阳门北侧,现人民英雄纪念碑南边、毛主席纪念堂一带。此门曾是明清两朝的国门象征,平常日子不得开启。1976年,在原址修建了毛泽东纪念堂。中华门与正阳门、天安门不同,不是城楼,而是一单檐歇山顶的砖石结构建筑。

历史沿革

中华门始建建于明朝永乐年间,依南京故宫的洪武门而建。建成之后,一直享有“国门”的地位。它的名称随朝代的更替而变迁,明朝时称大明门,大学士解缙题门联“日月光天德 山河壮帝居”。清朝顺治元年(1644年)改名为大清门。辛亥革命后,1912年改名为中华门。1952年为扩建天安门广场,在苏联专家的建议下于1954年被拆除,1976年毛泽东逝世后,在其原址修建了毛主席纪念堂。

聚宝门。

中华门城堡 ,位于南京市中华路南端,是南京城的南大门,也是最大的城门。它始建于建于明洪武二至八年,是明太祖朱元璋听取谋士朱昇关于“高筑墙”的建议所建。

其原名叫做聚宝门,传说沈万三的聚宝盆埋在了这里,才使城墙一直没有坍塌,因此更名。

这座建筑是世界上现存最完好,结构最复杂的古城堡,它的“瓮中捉鳖”原理、27个藏兵洞等古代军事防卫设施对军事迷有特别的吸引力。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