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把草割没了,打一成语?

把草割没了,打一成语?

把草割没了,打一成语?

把草割没了,打一成语?

草字去掉十字打一成语——斩草除根。

斩草除根

zhǎncǎochúgēn

【解释】除草时要连根除掉,使草不能再长。比喻除去祸根,以免后患。

【出处】《左传·隐公六年》:“为国家者,见恶如农夫之务去草焉,芟夷蕰崇之,绝其本根,勿使能殖,则善者信矣。”北齐·魏收《为侯景叛移梁朝文》:“若抽薪止沸,剪草除根。”

【结构】连动式。

【用法】褒贬两方面都可以用。一般作谓语、宾语。

【辨形】除;不能写作“锄”。

【近义词】剪草除根、削株掘根

【反义词】放虎归山、养痈贻患

【辨析】~和“斩尽杀绝”;都有彻底消灭的意思。但~偏重在深度和事情的后果上;形容消灭得十分彻底;“斩尽杀绝”偏重在广度和数量方面;形容全部消灭;不留一点儿。

【例句】消灭蚊蝇要打扫、清理蚊蝇孳生地,做到~。

【英译】cuttheweedsanddiguptheroots

【成语故事】隐公六年,卫国与陈国联合讨伐郑国。郑庄公战败,向陈桓公求和。陈桓公不同意。他的弟弟劝他:“跟善人处好关系,跟邻国友好相处,这是立国根本,你就与他和好了吧!”陈桓公生气地说:“宋、卫是大国,我们陈国不是他们的对手,不打还说得过去;可是郑国是个小国,为什么不攻打它呢?”于是陈桓公坚持继续攻伐郑国。两年以后,郑国国力强大了起来,派兵攻打陈国。陈国大败,陈国的邻国都没有前来救助。就此事,百姓纷纷议论,说:“陈国自作自受,自讨苦吃,这就是长期做恶事却不知道悔过的结果。古书上说,做恶事很容易,恶事就如同草原上突然燃起的大火,无法扑灭,最后烧到自己的头上。周朝有一位大夫名叫周任,他就讲过这样的一个道理:作为一国的国君,要能做到当机立断,对待恶人、恶事,就像农夫在田间铲草一样,一定要连根挖掉,不让它们有再生长的可能。”

寸草不留

拼音

[cùn cǎo bù liú]

释义

寸草:小草,比喻极微小的东西。一根草也不留。形容斩尽杀绝或遭受天灾人祸后破坏殆尽。

出处

宋·楼钥《攻媿集·英老真赞》:“大地一变;直教寸草不留。”

例句

一场无情的大火把这座青山烧得~。

近义

片甲不留

斩草除根

赤地千里

鸡犬不留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