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蠡是哪国人啊?
- 锐意学习网
- 2024-03-10 11:33:19
范蠡是哪国人啊?
范蠡(公元前536年—公元前448年) ,字少伯,华夏族,春秋时期楚国宛地三户(今河南淅川县滔河乡)人。春秋末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经济学家和道家学者。曾献策扶助越王勾践复国,后隐去。著《范蠡》二篇,今佚。
范蠡为早期道家学者,楚学开拓者之一。被后人尊称为“商圣”,南阳五圣之一。虽出身贫贱,但是博学多才,与楚宛令文种相识、相交甚深。因不满当时楚国政治黑暗、非贵族不得入仕而一起投奔越国,辅佐越国勾践。传说他帮助勾践兴越国,灭吴国,一雪会稽之耻。功成名就之后急流勇退,化名姓为鸱夷子皮,遨游于七十二峰之间。后定居于定陶(今山东菏泽市定陶区),期间三次经商成巨富,三散家财,自号陶朱公。世人誉之:“忠以为国;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成名天下。”后代许多生意人皆供奉他的塑像,称之财神。他是范姓始祖范武子的玄孙,并被视为顺阳范氏之先祖。
楚国人。范蠡(前536-前448年),字少伯,春秋末期的政治家、军事家和经济学家。楚国宛(今河南南阳)人。著作有《计然篇》、《陶朱公生意经》等。
从汉武帝独尊儒术、 商人开始,我国长达两千余年的封建传统中,均以“士(这里的士,不是广泛的知识分子,而是儒家知识分子)、农、工、商”为列,士为首,商为末,即使在商业发达的宋朝,尚有商人穿鞋必须着一黑一白之劣规,故范蠡一生虽有辉煌业绩,却在以后的历史长河中无缘与历史名人共同载入史册(除史记外)。但在司马迁的记载中,我们至少可以看出,在汉初以前,人们对商人并没有这么歧视,所以他能被记载到《史记》中,供后世泛读!
范蠡是中国春秋时期的人物,出生于吴国会稽(今浙江省绍兴市)。他是一个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外交家,也是越王勾践最得力的谋士之一。
据《史记》记载,范蠡早年曾在吴国任职,后为商代朝臣伯夷所感化,离开政坛归隐于太湖之滨,在那里静心修行。不久,范蠡结识了越王勾践,被其请到越国担任重臣,并协助勾践与吴国斗争,最终取得了胜利。
范蠡是春秋末期楚国宛地人,即今河南南阳人氏,出身贫寒,博学多才,因不满当时楚国非贵族不得入仕的政治桎梏,邀好友文种一起投奔越国,辅佐勾践兴越灭吴,功成身退后经商,其间三致千金三散家财,晚年居于宋国陶丘,即今山东菏泽,88岁无疾而终,后世尊其为商圣、文财神。
春秋战国时越国辅佐越王勾践的楚国人,为勾践成就春秋霸业立下大功,后来辞官不做,改成经商,又成为了史上最著名成功的商人,范蠡三聚三散其财,更是成为后世传诵的经典故事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