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为什么太阳系里的行星都是圆形的?

为什么太阳系里的行星都是圆形的?

@贺美娟13714965116:为什么太阳系内的所有行星都是圆形的?-如果你曾经看过我们的行星的图片,或者把它们排着一行来观察它们,那你就会注意到一些有意思的事情——所有的行星都是圆的。自然地,你可能会问:“为什么行星是圆的?”这个问题的答案藏在行星是如何形成的和以及引力是如何工作的这两个问题之中。当岩石,大气,尘埃开始在宇宙中相遇时,其中有部分就会开始粘在一起或是聚集在一起。当所有这些岩石块,尘埃和大气都聚集时,它们就会产生它们自己的引力,这个引力将会把所有这一切聚集在一起。正在形成中的行星非常的炎热,甚至是熔岩状态。然后引力开始在这些炽热和熔化的物质上产生作用。引力对各个方向的力都相同。因为引力从这些物质的中心发出,这些外层物质就会被相同地拉向中心,最终就形成了球形。当这些庞大且极重地物质开始向中心撞去,这些融化的物质和压力开始向外推。向内的引力和向外的压力就制造了平衡。这个平衡被制造并保持了一个球体的形状。在这些物质冷却后,它仍然维持了它的球体形状。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的行星是圆的的原因。然而,它们并非是个严格的球体。随着行星的旋转,在它们的圆形上会有一些凸起。行星旋转得越快,凸起就越大。这意味着快速旋转的行星可能不如其它行星圆,甚至可能有一点平。除此之外,有些物体也会影响行星,在行星的表明形成撞击坑。作为比较,你可以看看小行星。更小一些的行星往往是不圆的。事实上,它们是锯齿状的,碎片状的或者其他不规则的形状。这是因为更小的小行星只有很微弱的引力,这意味着它们在各个方向上吸引物质的引力并不相同。行星是圆的是因为引力中心以相同的引力吸引所有的物质。但不是所有行星都是精确的球形。它们在形状和表层上并不完美,但它们总体上还是保持着它们圆圆的球形。

@何祖香13638045970:为什么宇宙中的星球都是圆形的-1、太阳之所能够形成球状型,是因为太阳温度极高,太阳的高温让太阳只能够以气态的形式存在,太阳的气体向各个方向扩散的距离都是相同的,因为这些气体受到太阳内部引力都是均匀的,所以太阳的外表最终形成一个球状型。2、行星形成球体的原理:每一颗行星都有引力,在行星形成之前可能它不是圆形的,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行星慢慢把靠近它的引力小的物质逐渐吸附在身上。由于行星在这个方向的引力都是均匀的,所以在行星旋转过程中会慢慢把吸附过来的物质“重新布置”,最终形成球体。星球包括恒星和行星,恒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太阳,而行星就是我们平常说说的地球、火星、月球等。由于恒星和行星组成的物质与结构有很大差异,所以我们把这两种星球分开来分析为什么会形成球状形。
为什么太阳系里的行星都是圆形的?
扩展资料所有的星球都是圆的并不是真正的圆形,实际上很多星球所呈现的真正形状其实是类似于椭圆形的形状。虽然根据万有引力定律,一颗星球的引力越大那么便越圆,但是有一些星球的自转速度很快,导致自转产生的离心力不均匀,行星赤道附近的离心力要从赤道向星球的两极递减,也就是极低地区的离心力最小,这样导致的结果是行星会产生两极较尖赤道较圆的扁平椭圆,就木星来说,它既是太阳系引力最大的一颗行星也是太阳系自转速度最快的一颗行星(10小时自转一周),所以虽然木星引力很大,但是由于自转导致的离心力也大,木星其实也不完全是圆的,这种情况在其他行星都会出现。

@卫之山13664168293:为什么在宇宙中,地球和其它的星星都是“圆”的?-在人们的认知中,对很多事物的理解都存在着固定的思维。海水是蓝色的、积雪是白色的、血液是红色的、我们的地球是圆的等等,这都是我们认为理所当然的事情。但是,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地球和宇宙中的星体都是圆的呢?其实,确切的描述应该是球形。为什么它们基本上都是球形的,而不是圆柱形或立方体呢?宇宙太浩渺,在这里我们可以拿人类较为熟悉的太阳系里的行星来讨论这个问题。在我们的太阳系中,所有的行星都是球形的,包括太阳。但是,没有一颗行星是真正完美的球体,我们的太阳也不是。所有这些天体都可以更准确地描述为“扁球体”。这种形状的物体会在中间稍微鼓起来,就好像是一个被稍微压扁的篮球。更确切地说,在一个扁球体形状的天体中,贯穿两个极点的圆周长要小于赤道周长。所以在地球上,当你从南极走到北极再走回南极,你需要走39931公里。当我们换一个方向,一次完整的赤道之旅要更长一些,这是因为地球赤道的周长是40070公里。因此,当你站在赤道的海平面上时,你离地球中心的距离比站在两极都要远。现在,我们把视线放到其他一些行星上,我们会发现这个凸起的赤道可能更为明显。看看木星,地球赤道的宽度仅比两极之间的宽度宽了0.3%,但是木星的测量结果显示出两者之间的差距更大。事实上,天文学家已经发现,这颗体积较大的行星赤道的宽度比两极之间的宽度整整宽了7%。好了,我们再说回行星为什么是球形,严谨的说法是扁球形。星体的这种形状其实是由重力和旋转两个主要因素造成的。天文学家解释称,所有有质量的物体都会受到重力的影响,重力会试图从各个方向将物体向内挤压。换个说法,那是因为所有物体都会经受自引力,这是一种将原子拉向共同中心的力。随着物体的质量增加,它的自引力也会增加。在它超过一定质量之后,巨大的拉力会导致物体自身坍塌,变成球形,使物体表面所有的点距中心的距离基本一致,进而保持一个相对平衡的状态。质量较小的物品,比如香蕉或扳手,它们可以抵抗这种命运,因为它们的自重相对较弱,可以保持非球体的形状。然而,在行星、太阳和其他真正巨大的物体中,这种力量强大到无法抵抗,以至于它们无法避免的被“捏成”了球状体。另一方面,重力并不能决定一切。当重力使行星呈现球形时,星体的自转速度正试图使它们变平。星体自转得越快,其赤道凸起的比例就越大。天文学家们表示,这就是为什么在我们的太阳系中没有完美的球体,只有扁球体。相比较而言,我们的太阳近乎是一个完美的球体,那是得益于它巨大的引力和相对缓慢的自转速度(25天)。而宇宙中,有相当大比例的恒星旋转得更快,所以在赤道处膨胀更为明显。比如,我们熟悉的牛郎星(天鹰座α星)就是这样一颗恒星。它距离我们的母星只有16.8光年,是夜空中最明亮的天体之一。牛郎星的自转速度非常、非常快,每10.4个地球小时它就能完成一次完整的自转。因此,天文学家估计牛郎星的赤道的宽度至少比两极之间的宽度要大14%。同时,自转的转速也解释了木星的膨胀。毕竟,在这个气态巨星上的一天只有9.9个地球小时。其他的力量也会影响恒星和行星,改变它们的形状。太阳和月亮的引力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地球的形状,所以地球是会一个扁球体,远不是我们眼睛看到的那么完美的球形。就此而言,地球自身的板块构造也是如此。因此,我们的地球家园的质量并不是均匀分布的,事实上,它是相当粗糙的。尽管如此,地球看起来还是比木星(和土星)圆得多。反过来,我们宇宙中的行星看起来都比它们的一些卫星更加圆。例如,火星上有两颗小卫星,它们都没有足够的自引力保持成扁球体。相反,它们的外形反倒更像是土豆的形状。虽然,我们的地球不是一个完美的球形,但它对于人类而言,绝对是宇宙中最完美的地方(就目前而言)。

@陶金花15677449728:太阳系的星球为什么都是圆的?-太阳系并不是所有的星球都是圆的呀,比如卫星和小行星,地球也是个不规则球体,至于为什么近似圆形,那就是因为:我们都知道星球之所以是圆的,是因为重力场的作用力源自於星体中心,将所有的物质都往内拉;而星球的巨大本体加上内部放射性元素所产生的热量,其行为表现就像液态一样,向长期来自重力中心的万有引力作用屈服,因此形成圆形。想要使所有的物质都尽量靠近星球重力中心,唯一的办法就是形成球状;这个过程称为均衡调节(isostaticadjustment)。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星球都是圆的对於较小的星体,好比说小行星(asteroid),其重力就太小而无法超越本身结构的力量。因此,这些星体也就保有不规则及不完整的形状,而不会形成球状因为星球都在旋转,因为离心力,所以星球会变成一个各个面都稳定的形状。在三维空间中,只有球体才符合,所以就是球体了!

@卫倩13349022193:为什么星球都是圆形的?-行星质量的万有引力将其所有物质拉向中心,消除任何不和谐的不圆度。太阳系中许多较小的天体不是圆形的,因为它们的重力不足以使它们的形状平滑。行星的引力从四面八方均匀地拉动。重力从中心拉到边缘,就像自行车车轮的辐条一样。这使得行星的整体形状是一个球体,也就是一个三维圆。由于其庞大的身体和放射性元素的内部加热,行星的行为就像流体,并且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会屈服于其重心的引力。使所有质量尽可能接近行星重心的唯一方法是形成一个球体。这个过程的技术名称是“等静压调整”。对于小得多的天体,例如在最近的航天器图像中看到的20公里小行星,引力太弱,无法克服小行星的机械强度。因此,这些物体不会形成球体。相反,它们保持不规则的、零散的形状。当太空中的物质开始碰撞并聚集在一起时,行星就会形成。一段时间后,它有足够的东西来产生大量的重力。这就是在太空中将物质凝聚在一起的力量。当一颗正在形成的行星足够大时,它就会开始清理围绕它运行的恒星的路径。它利用它的重力来捕捉一些太空东西。
为什么太阳系里的行星都是圆形的?
土星旋转越快,它变得越不圆。然后,当它冷却和硬化时,它会保持这种形状。如果一颗熔化的行星开始旋转得更快,它就会变得不那么圆并且有更大的凸起。土星行星非常扁,非球形,因为它旋转得非常快。由于重力,所有行星都是圆形的,并且由于它们以不同的速度旋转,有些行星的赤道比它们的两极更胖。所以行星的形状以及它旋转的速度和方向取决于它形成的材料的初始条件。

@甄莎18510445886:太阳系里的八个行星为何都是圆球型的,彗星,流星等就不是圆球型的呢-根据太阳系的形成原理经典学说,太阳系刚刚形成的时候,现在太阳系的位置是一大片星系云团,太阳形成之后,在漫长的岁月中,星系气体,尘埃和各种碎片由于引力作用相互聚集在一起,慢慢形成较大的聚合物,质量增加之后,自身的引力作用也就越强,然后会吸引更多的星系物质,在这个"吸积"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行星。行星在形成过程中,由于自身的质量越来越大,所以行星自身在每个部位受到的自身的重力作用也就越来越大,行星在每个方向上的受力也就越趋于均衡,这样每个足够大质量的行星的表面在各个方向就变得越来越平滑~经过漫长的时间,大行星的表面在总体上就比较接近圆形。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这四个主要成分是气体的巨行星很好理解,至于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这些固体行星为什么在重力作用下也会慢慢变成接近于球体的形态呢?主流科学界一般给出的是这种说法——当固态行星质量达到一定程度时,自身的重力就能足够克服固体应力【简单来说就是由于微观粒子间的电磁力作用固态物质保持自身的固定形态而表现出来的对抗外力不发生形变在宏观上显现为刚性的力】以达到流体静力平衡的形状【也就是球体】。而质量过小的固态星体由于自身的重力不足以克服刚体力所以不能达到保持最低引力势能的球形形态,而表现出各种各样的形状~

@尤醉薇15603377593:为啥太阳系里的行星是球体状呢?-这个是在宇宙大爆炸后逐步形成的,宇宙大爆炸后产生大量的宇宙尘埃,这些尘埃进过长期的积聚挤压运动塑形,最终形成了球形,这就是为什么太阳系里的行星是球体的原因。

@冯成龙15975099480:为什么行星是圆的?行星是否有可能有不同的形状?-他们当然可以!这里有一个例子:是的,这就是土星。而且,除了这个环是行星的一部分,但严格来说它并没有附着在行星上,所以它并不算数之外,你可以清楚地看到,从数学的角度来看,它不是圆的。我的意思是,它不是球体,而是一个长方形。实际上,太阳系中所有的行星都是长方形的,但土星是肉眼最明显的。地球也是长方形的,但两极半径和赤道半径之间的差异是如此之小,它是不可能用肉眼从一个完美的球体区别出来。
为什么太阳系里的行星都是圆形的?
但我猜你想的是更奇特的形状。比如甜甜圈、药片、碟片或者仅仅是土豆。因为重力的关系,行星呈球形或长方形。行星的生长是由于引力吸引的物质不断聚集,或者只是因为一个偏离轨道的物体与正在形成的行星相撞。当流星与地球相撞时,它要么在大气层中完全燃烧,要么在撞击地面时留下一个陨石坑。在任何一种情况下,流星产生的物质都加到地球的质量上。这一过程在太阳系形成的早期更为频繁,因为有更多的物体漂浮在周围。对象,这些对象也是由小对象的聚合创建的。
为什么太阳系里的行星都是圆形的?
物体越大,质量就越大,因此重力对它的影响也就越大。重力倾向于给行星一个圆形的形状,因为这个形状是所有从表面到重心的点都在相同的距离。这叫做流体静力平衡。骰子的行星可能但流星会影响表面会侵蚀边界和立方体的角落和驱逐物质会积累在中间的边(角就像巨大的山脉和任何松散岩石滚下两边的中心)。所以它最终会是圆形的。这与海边的圆形石头类似。它们一开始是尖尖的
为什么太阳系里的行星都是圆形的?
29为什么雨不会妨碍喷气发动机的功能?人们可能会认为,水被吸入燃烧过程会干扰操作。为什么不呢?答:飞机在大雨中飞行时,发动机不吸雨水吗?是的,他们绝对需要。但没关

@蒋妹妹15258677162:为什么行星都是球体形状的?难道没有其它形状吗?-其实这些行星之所以是圆形的,是因为重力场的力量来自恒星的中心,将所有物质向内拉;行星的巨大体加上内部放射性元素产生的热量,它的行为就像一种液态,长期从重心屈服于万有引力的作用,从而形成一个圆圈。使所有物质尽可能接近地球重心的唯一方法是形成一个球,这个过程叫做平衡调整,但并不是所有的行星都是圆的。
为什么太阳系里的行星都是圆形的?
例如,对于较小的恒星,小行星的重力太小,无法超越其自身结构的强度。因此,这些恒星也保持不规则和不完整的形状,并且不会形成球形,因为行星在旋转,并且由于离心力,行星将在四面八方变成稳定的形状。在三维空间中,只有球体匹配,所以它是球体,一般来说,只要行星的直径超过400公里,99%的概率将是球形的。
为什么太阳系里的行星都是圆形的?
这些体积和质量达到一定程度的行星足以在行星内部产生大量熔岩,然而,地球内部的熔岩活动将使地球的所有部分处于均匀的力量之下。太高的地方会坍塌变短,而太短的地方会被内力推高,所以行星会逐渐变成球形。当然,这颗行星会受到旋转和公转以及其他行星重力的影响。它的形状不一定是标准的球形。
为什么太阳系里的行星都是圆形的?
就像地球一样,它也不是非常标准的球形。可以说,在宇宙中找到一个标准的球形行星并不容易。大多数行星不是标准的球形。那么宇宙中有没有一颗不是球形的行星呢?答案是它存在,尽管这种行星相对罕见,但确实存在。然而,在我们的太阳系中有这样一颗矮行星。当然,它不是冥王星。关于为什么行星都是球体形状的难道没有其它形状吗的问题,今天就解释到这里。

@宗计香15378503953:宇宙中的星体为何大多都是圆的?-宇宙中的恒星、行星以及卫星大都是球形的,这一切的原因都可归结为重力。物体中所有的原子都被拉向一个共同的重心,而电磁力以及核力能够阻止继续坍缩,两者达到平衡,最终的结果可能是一个球体。在实际中,直径低于500公里的星体通常是呈现出不规则的形状。
为什么太阳系里的行星都是圆形的?
重力在所有的空间方向上都是均匀的。星体的质量越大,指向中心的引力就越强,在其表面上的物体被拽向中心的趋势也越强。例如,在地球上建造一座超高的建筑物,必须要确保大楼有一个非常坚实的地基,否则在地球引力的作用下,大楼将会压垮地面而倒塌。
为什么太阳系里的行星都是圆形的?
如果星体呈现出立方体,那么,立方体的角落会比星体的其他部分高得多。只要星体的质量足够大,任何“地基”都没有足够的强度来支撑这些角落的重量。因此,在重力的作用下,这些异常凸起的角落将会垮塌。在长时间的引力作用下,即使是固体岩石也会像液体一样流动,虽然速度非常缓慢。立方体星体的角落最终会被压扁,从而形成较为均匀的球体。
为什么太阳系里的行星都是圆形的?
不过,星球其实并非是完美的球体。由于自转,星球的赤道附近会凸起,两极则被压扁,我们的地球就是这样一种扁球体。在太阳系的几大天体中,木星的形状较扁,这是因为它的自转速度最快,木星上的一天仅为9.9小时。木星的赤道半径为71500千米,而极半径为66900千米,所以木星的形状呈现出较为明显的扁球体。恒星的情况也是一样的。太阳的自转速度很慢,平均自转周期约为27.3天,所以太阳几乎是一个完美的球体。但有一些恒星的自转速度极高,例如,蜘蛛星云中的VFTS102恒星。这颗恒星的自转速度是太阳的100倍,所以它的外形呈现为非常明显的扁球体。如果VFTS102的自转速度再高一些,它的结构将会解体。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