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娥冤体裁
- 锐意学习网
- 2024-03-10 11:33:19
1、窦娥冤体裁?《窦娥冤》的题材源于《汉书·于定国传》和干宝《搜神记》中的“东海孝妇”故事。
2、但关汉卿在编撰时结合他对元代社会生活的观察和体验,成功地塑造了窦娥的艺术形象,描写了她一生的悲惨遭遇。
3、窦娥幼年因家贫被卖给蔡家做童养媳,婚后丈夫夭亡,婆媳相依为命。
4、蔡婆婆出门索债,被赛卢医骗到城外,企图谋财害命。
5、恰值张驴儿及其父路过,救活蔡婆婆,借此占住蔡家,并强迫她们婆媳与张驴儿父子结成夫妻,窦娥坚决拒绝。
6、张驴儿阴谋毒死蔡婆婆不成,反而毒死了张父,他转而诬陷窦娥。
7、官府严刑逼讯,窦娥为救护蔡婆婆,招认罪状,被判处斩刑。
8、临刑之时,窦娥发下三桩誓愿:一要在刀过头落后,一腔颈血飞洒在丈二白练之上;二要六月降雪,掩盖她的尸体;三要当地大旱三年。
9、后来誓愿一一应验。
10、三年后,朝廷派其父窦天章任两淮提刑肃政廉访使,去审查案卷,窦娥鬼魂向父诉说冤情,终于申雪了冤枉。
11、一个普通的妇女负屈含冤死去,“怨气冲天”,竟使自然界也为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12、《窦娥冤》是元代戏曲家关汉卿创作的杂剧,刊行于明万历十年(1582年)。
13、全剧四折,写弱小寡妇窦娥,在无赖陷害、昏官毒打下,屈打成招,成为杀人凶手,被判斩首示众。
14、临刑前,满腔悲愤的窦娥许下三桩誓愿:血溅白练,六月飞雪,大旱三年。
15、果然,窦娥冤屈感天动地,三桩誓愿一一实现。
16、这出戏展示了下层人民任人宰割,有苦无处诉的悲惨处境,控诉了贪官草菅人命的黑暗现实,生动刻画出窦娥这个女性形象。
17、该剧同时体现了关汉卿的语言风格,言言曲尽人情,字字当行本色。
18、元杂剧又称元曲、北杂剧。
19、元杂剧是元代用北曲演唱的戏曲形式,金末元初产生于中国北方,是在金院本和诸宫调的基础上广泛吸收多种词曲和技艺发展而成。
20、剧本体裁一般每本分为四折,每折用同一宫调的若干曲牌组成套曲,必要时另加“楔子”。
21、元杂剧的角色有正末、正旦、净等。
22、表演由曲、宾白、科三部分组成。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