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原野读后感

原野读后感

原野读后感

1、原野读后感?这是一双叛逆者的寻求自由的逃亡故事,背叛的是封建礼教的束缚,忤逆的是没有真爱的生活。

2、故事的高潮和大部分篇章都在描述这对情人在黑暗的森林里寻找出路等待光明。

3、他们不断的迷失徘徊在出不去的密林和声声的佛庙钟响里。

4、追逐他们的人是一个瞎眼的老太和一个智障的白痴,代表的是封建社会的盲目和愚蠢,手中提着的灯笼并不能照亮他们的思想。

5、而紧握着彼此双手的情人,虽看不到前途但心存着爱情——最原始的真心相爱。

6、即使女人曾经的孩子黑子的死亡都没能阻拦他们追求幸福的脚步。

7、那个孩子是金子和他死去的男人的联结点,黑子的死是她彻底脱离封建生活的象征。

8、说金子是单纯的为了爱情并不妥当,更多的是对自由的向往。

9、“金钱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这句话我们的乡下女人金子不懂,但是灵魂里对于自由的追逐却不曾停息。

10、寻求自由是需要付出代价的,众叛亲离,闲言碎语,彷徨压抑,走出这个过程是需要勇气的。

11、曹禺笔下的这位女人泼辣,风流,不甘寂寞,是当时社会的异型。

12、然而,恰恰只有这样品性的金子才能背弃并且逃离这个无形的大网,只有她才会在森林中的黑暗和恐怖的追逐中继续她的逃亡。

13、所以,金子不仅仅是一个烈女人,更是一个强女人——精神上的强大。

14、若是她生存在当今的社会,必然会有大的作为,甚至,成为一个女强人。

15、我也有自己的梦想和对于自由的追求,如何迈出这困境?或是不用想太多,只需如金子般的不断奔跑,即使走了错路仍不停歇呢?关于追求自由,我的想法有很多,这本《原野》却是一个极佳的切入点,渴望自由的你们不妨也看一下在曹禺最主要最著名的几篇作品里,我私心认为《原野》是艺术性最出众的一部,也是我最喜欢的一部。

16、《原野》最特殊的一点就是最后一幕,仇虎带着花金子出逃,但是被自己报仇杀人后所生的幻象所迷,心神大动,最终在黎明之时死于原野,保护花金子前往上海。

17、那一段似真似幻的幻境描写非常耐人寻味,在作者有意遮蔽之下,颇有些假作真时真亦假,真作假时假亦真的意味在。

18、按理讲,仇虎已经手刃仇人之子焦大星,还有焦大星刚出世的儿子,本来应当心情畅快才是。

19、但是人本来就是复杂的,焦大星和仇虎乃是发小,情谊深厚,更是对自己父亲焦阎王杀害仇父一事毫不知情,那稚子更是无辜,仇虎为了报杀父之仇不得已杀害竹马和幼童,怎会于心可忍。

20、但同时,仇人焦阎王已死,仇虎余生唯一的寄托不再,如果让他放下仇恨就等同放弃生命,他有怎能放弃让仇人之子血债血偿?所以,矛盾终究不可避免,悲剧的种子更是一开始就已经种下。

21、大仇得报的仇虎更无一丝安慰,反而被内心的负罪感折磨到生出幻觉,开始自我折磨,并最终死在这片孕育罪恶的原野中。

22、这罪恶不仅是焦阎王的,也更是仇虎本人的。

23、仇虎逃不出原野的结局更有曹禺一贯的命运论的隐喻:“人永远走不出狭之笼”。

24、人类自诩万物之灵,认为万物都在掌控,相信万事凭借人类自身的努力没有不能达成的,但实际上仇虎这样一个满怀复仇野心的精壮男子最终却死于自己为自己设下的精神囚笼中。

25、命运便如这般不可掌握,不管是对于动物,还是对于所谓“万物的灵长”。

26、换个角度联系一下《哈姆雷特》,如果当时哈姆雷特不再延宕,当真杀死了祈祷的克劳狄斯,用同样的命运论设想,他依然无法重整乾坤、收拾残局。

27、因为克劳狄斯的罪恶是时代性的罪恶,他一人无力更改;再者,面对着和克劳狄斯一般无二的弑亲的罪名,他又能在自己的痛苦和舆论的谴责下安稳生活吗?同样是肩负复仇重任的角色,《原野》仇虎的结局或许可以为理解哈姆雷特的延宕提供一个文本间性的角度吧。

28、今天终于读完了《原野》,再一次重温曾经的经典,仍然喜欢的还是金子,可能是多年前初读时留在自己心中的烙印太深刻了吧,喜欢的人物,一直没变过!虽然是一部悲剧,可当时是把它当成一部发情小说来看的,更喜欢故事的上部分,因为有纯真的爱情,相比后部份那种阴森和压抑的感觉,人物性格发生了较大变化,仇恨成了一条主线,结局很悲惨,但仍然感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