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为什么要说月是故乡明
- 锐意学习网
- 2024-03-10 11:33:19
1、作者为什么要说月是故乡明?这是一首思乡之作,这首五言律诗表达了诗人对家乡和家乡亲人的深切思念之情,望月抒怀,字字有情,伤感之心自然而溢于诗句。
2、??????月夜忆舍弟????????唐·杜甫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3、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4、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5、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6、诗人杜甫写这首诗时适逢安史之乱,在那兵荒马乱的岁月里,他饱经世间艰辛,颠沛流离于异域他乡。
7、公元759年,安史之乱波及山东、河南等地,诗人的兄弟们在这几个战乱地区失去书信联系,诗人一方面深深地忧虑他的几个弟弟,一方面“位卑不敢忘忧国”,既忧虑国家,又思念兄弟,其情哀婉凄切,其心五味杂陈。
8、在那战鼓声声里,听那边疆要塞的大雁悲凄的鸣叫,在那白露清冷的秋夜,月亮的清辉照在大地上,可是他乡的月亮多么陌生又让人感到寒冷啊,唯有我家乡的月亮是多么熟悉又温暖又明亮啊。
9、众位兄弟们都被战争搞得四散分离,他们奔走异乡也不知道他们怎么样了?在没有停息的战火里,写封信是很难寄到的。
10、这首诗借“忆”而悲伤,借悲伤而强烈谴责战争给苦难的民众无情的伤害,给他们带来无尽的痛苦。
11、“月是故乡明”表达了作者深情的思念家乡的既悲楚又有一丝喜悦的情怀,这就是热爱和平憎恶战争的伟大的爱国主义情怀,所以“月是故乡明”成为千古绝唱、经久不衰。
12、月是故乡明,月亮代表圆满,团圆,引申为思念,故乡是异乡人梦里的家园,月亮的圆时常勾引起对故乡美好的思念,和对亲人止不住的牵挂。
13、静月思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14、一袭明亮的月光透过窗户,照映在桌子前,地面上,高低错落,浅浅悠悠,几处灰黑的阴影呈现非线条的轮廓。
15、诗人更加睡不着了,翻来覆去,走动身姿复又躺下,摸着胡子抓着耳朵。
16、凄清幽静的房间,更显得形单影只。
17、诗人走到窗前,望着挂在黑夜上空的明月,低头想起了故乡和家人。
18、寒冷的夜晚,无寂无声,孤月高悬,如此景象,很容易勾起思乡之情,特别是久未回归的离人。
19、故乡和月在中国人的传统价值观里,故乡不仅是现实里生我育我的地方,更是一种精神家园,一种文化寄托,一种亲情符号,一种理想支撑。
20、月亮代表团圆之意,更有异乡亲人同一夜晚仰视同一景物寄托情感的功能。
21、美人俏兮音尘绝,隔千里兮共明月。
22、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23、古人都有浪漫和想象的美好意图,心里思念的时候,总会莫名的想着对方会不会也在想我。
24、故乡有时光,有土地,有炊烟,有血浓于水的人。
25、他们隔着千山万水,同一月亮的抚慰下,会不会想起离家的人?月亮有勾起离思的本领,更有牵连万里的功效。
26、静默无声的夜,月光悄悄入侵人的心。
27、“月是故乡明”,出自杜甫的《月夜忆舍弟》的诗中: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28、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29、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30、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31、杜甫的一生是很悲情的一生,他的大半生都是颠沛流离中,安史之乱后的杜甫更是居无定所、贫困潦倒,生活十分艰难。
32、这首诗写的是杜甫在战乱的边境,想念亲人、思念家乡的真切之情。
33、诗的大意是:无休止的战乱使得人烟稀少了,秋天的边关偶尔能听到一两声大雁的悲鸣。
34、动荡和不安使得白露的夜晚显得阴沉,想想当初故乡的仲秋夜月光是多么的明亮。
35、看看现在所有的兄弟因战乱四处分离,连家都没有了更不知道他们是生是死。
36、多少写信都联系不上他们,十分想念,希望能见上一面,可是仗还在继续的打着,我也走不开呀。
37、描写的确实很悲凉,战场的日子过的很痛苦,边境上的将士无时无刻的在想念亲人,思念家乡。
38、回忆起和平时代美丽家园、此时在月光下和兄弟们欢乐情景。
39、渴望着战争快快结束,能给大家一个安定祥和的家园。
40、所以,杜甫用“月是故乡明”来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对原来安定生活的向往。
41、这是对美好生活的赞美和回忆,也是对重新回到美好生活的渴望。
42、月是故乡明,这是一种作者思乡心切,借物言情,将自己强烈的思乡之情依托再朗朗明月。
43、同一片蓝天同一轮明月,作者感到了身处他乡和寄人篱下的忧愁,回想起儿时家乡,思念乡邻宾朋,回想起曾几何时也和三五好友月下对饮把酒言欢,那一晚月明星稀,那一晚银河灿星,那一晚月照大地,那一晚对影当歌。
44、现在回想起来也是作者见过最圆最亮的月亮。
45、月是故乡圆,圆就是团圆的意思,就是只有回到了故乡才称得上团圆,表达了作者思想心切的一种真挚的感情。
46、对故乡的情,不是能说忘就忘的,那是生你养你的最初地方,父母的恩情,兄弟姐妹的亲情,童年的欢乐,都是满满的记忆,都化成了故乡的一草一木。
47、因此,月是故乡明,寄托了对故乡的无限牵挂和眷恋。
48、特别是对父母的殷切思念,是每个游子心头永远的情怀,千山万水都隔不断。
49、每逢佳节倍思亲,说的就是这种情境。
50、月是故乡明。
51、月亮代表团圆,相思,思念。
52、作者借明月抒发自己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53、望月怀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54、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55、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56、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57、在辽阔无边的海面上一轮明月高高挂在空中,月圆人圆,此事作者在异乡他地望着当空明月,想着自己却和家人相隔千里,眼前的此情此景令作者思乡之情倍增,望月而不能睡,盼望团圆。
58、作者在想,家乡的亲人是否也在和我一样望着同一轮明月思念亲人呢。
59、家是心灵的港湾,也是身体的栖所,更是精神的归宿。
60、明月是团圆思念的代表,明月的出现总是唤起他乡游子对家的思念,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让游子的思乡情更加的浓烈。
61、作者说月是故乡明,其实是在想念家乡的亲人,想念家乡的山山水水,想念家乡的一草一木。
62、那是作者心灵的归宿。
63、月是故乡明。
64、指的是中秋的月亮。
65、同样的月亮,在异乡和故乡看来,心境完全不同。
66、在异乡看月亮,心境是凄清黯淡的。
67、“流浪的人在外想念你,亲爱的妈妈”,这样的歌曲,在流浪在外的游子听来,就会分外鼻酸。
68、杜甫写的这句诗,不仅是感时伤身,而且也是为天下游子抒怀。
69、客居异乡,抬头望月,身边是人家团圆的万家灯火,心中是离家背乡的万缕愁丝,眼泪就要掉下来的时候,瞅啥都黯淡啊!在故乡看月亮,心境是喜悦明亮的。
70、在家乡看月亮,那得回溯到童年时候,爸爸妈妈和兄弟姐妹都在,也许家里还不富裕,一家人守在一起,吃月饼,赏月光,桂香四溢,笑语盈盈,那是多么难得的记忆。
71、在孩子们的笑声里赏月,月亮能不明亮吗?要知道,那时候我们的眼睛,还没有被岁月的风尘搞近视,看到的月亮,肯定是有生以来最明亮的。
72、你说对不对?“月是故乡明”是一种对故土,对亲人的深深眷恋之情,包含着个人本体的一种情感主观化,同样一轮明月,却可以映照出不同的心路历程。
73、它之所以可以千古流传,是因为写出了人类共同的情感,很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只要一吟诵,便不由自主地泛起浓浓的乡愁和淡淡的美感!感谢杜甫留下这么美好的句子,感谢杜甫將人类共同的情感留驻笔端!月是故乡明,是充分表达作者的思乡之情。
74、感官(感觉)是被心境驾驭的。
75、例如,你喜欢的东西,就会越看越喜欢。
76、你讨厌的东西,就会越看越讨厌。
77、你越是想要某样东西,你就越觉得某样东西好。
78、月是故乡明,明的不是月亮。
79、明的是作者想念故乡的心。
80、每一个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只有离家的游子才能体会最深,明月千里寄相思。
81、月是故乡分外明,回到家乡,一草一木,一人一物都是那么熟悉,亲不亲故乡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