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庐山瀑布当时李白是什么心情
- 锐意学习网
- 2024-03-10 11:33:19
1、望庐山瀑布当时李白是什么心情?是一种对大自然油然而生的的热爱、自己孤傲遁世的心情。
2、考查知识点:古代诗歌思路分析与延伸:这是诗人李白五十岁左右隐居庐山时写的一首风景诗。
3、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庐山瀑布雄奇壮丽的景色,反映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
4、望庐山瀑布原文: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5、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6、译文香炉峰在阳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烟霞,远远望见瀑布似白色绢绸悬挂在山前。
7、高崖上飞腾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几千尺,让人恍惚以为银河从天上泻落到人间。
8、创作背景这两首诗一般认为是公元725年(唐玄宗开元十三年)前后李白出游金陵途中初游庐山时所作。
9、吴小如教授认为,李白这两首诗体裁不一,内容也有一部分重复,疑非一时之作。
10、詹锳先生在《李白诗文系年》中根据任华《杂言寄李白》诗,认为第一首五古为李白入长安以前(开元年间)所作。
11、另有人认为第二首七绝作于公元756年(唐玄宗天宝十五年)李白到庐山的夏秋之交。
12、赏析这是诗人李白五十岁左右隐居庐山时写的一首风景诗。
13、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庐山瀑布雄奇壮丽的景色,反映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
14、首句“日照香炉生紫烟”。
15、“香炉”是指庐山的香炉峰。
16、此峰在庐山西北,形状尖圆,像座香炉。
17、由于瀑布飞泻,水气蒸腾而上,在丽日照耀下,仿佛有座顶天立地的香炉冉冉升起了团团紫烟。
18、一个“生”字把烟云冉冉上升的景象写活了。
19、此句为瀑布设置了雄奇的背景,也为下文直接描写瀑布渲染了气氛。
20、次句“看瀑布挂前川”。
21、“遥看瀑布”四字照应了题目《望庐山瀑布》。
22、“挂前川”是说瀑布像一条巨大的白练从悬崖直挂到前面的河流上。
23、“挂”字化动为静,维纱维肖地写出遥望中的瀑布。
24、诗的前两句从大处着笔,概写望中全景:山顶紫烟缭绕,山间白练悬挂,山下激流奔腾,构成一幅绚丽壮美的图景。
25、第三句“飞流直下三千尺”是从近处细致地描写瀑布。
26、“飞流”表现瀑布凌空而出,喷涌飞泻。
27、“直下”既写出岩壁的陡峭,又写出水流之急。
28、“三千尺”极力夸张,写山的高峻。
29、这样写诗人觉得还没把瀑布的雄奇气势表现得淋漓尽致,于是接着又写上一句“疑是银河落九天”。
30、说这“飞流直下”的瀑布,使人怀疑是银河从九天倾泻下来。
31、一个“疑”,用得空灵活泼,若真若幻,引人遐想,增添了瀑布的神奇色彩。
32、这首诗极其成功地运用了比喻、夸张和想象,构思奇特,语言生动形象、洗炼明快。
33、一种对大自然油然而生的的热爱、自己孤傲遁世的心情。
34、这是诗人李白五十岁左右隐居庐山时写的一首风景诗。
35、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庐山瀑布雄奇壮丽的景色,反映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
36、原文: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37、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38、译文香炉峰在阳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烟霞,远远望见瀑布似白色绢绸悬挂在山前。
39、高崖上飞腾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几千尺,让人恍惚以为银河从天上泻落到人间。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