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古代的“上元节”指的是哪个节日

中国古代的“上元节”指的是哪个节日

中国古代的“上元节”指的是哪个节日

1、中国古代的“上元节”指的是哪个节日?上元,是指新的一年第一次月圆之夜的意思。

2、根据道教“三元”的说法,正月十五日称为“上元节”,七月十五称为“中元节”,十月十五称为“下元节”,合称“三元”。

3、汉末道教的重要派别之一五斗米道崇奉的神为天官、地官和水官。

4、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

5、同时以三官配三元,说是上元天官正月十五生,中元地官七月十五生,下元水官十月十五生。

6、故正月十五被称为“上元节”。

7、古代上元节是一个非常热闹的节日,不仅是民间百姓,就连皇宫都要举行宴会庆贺。

8、拓展:汉代:祭太一神,燃灯表佛;魏晋:祭门户,祀蚕神,迎紫古;隋唐:赏花灯;宋代:逛灯会,猜灯谜;明清:舞龙舞狮,闹社火,踩高跷,扭秧歌。

9、中国古代的“上元节”指的是现在的元宵节。

10、为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

11、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

12、根据道教“三元”的说法,正月十五日又称为“上元节”。

13、元宵节习俗自古以来就以热烈喜庆的观灯习俗为主。

14、元宵节是中国与汉字文化圈地区以及海外华人的传统节日之一。

15、元宵节主要有赏花灯、吃汤圆、猜灯谜、放烟花等一系列传统民俗活动。

16、此外,不少地方元宵节还增加了耍龙灯、耍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传统民俗表演。

17、2008年6月,元宵节选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