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rang第三声的成语

rang第三声的成语

rang第三声的成语

1、rang第三声的成语?安内攘外:ānnèirǎngwài成语解释:原就药的疗效而言。

2、后多指安定内部,排除外患。

3、成语出处:汉张仲景《伤寒论太阳病上》:“甘草甘平,有安内攘外之能。

4、”兵戈抢攘:bīnggēqiǎngrǎng成语解释:兵戈:武器,指战争;抢攘:纷乱。

5、形容战争时期社会动荡混乱成语出处:《金史·粘葛奴甲传》:“时兵戈抢攘,道路不通,奴甲受命,毅然策孤骑。

6、”兵戈扰攘:bīnggērǎorǎng成语解释:兵戈:武器,指战争;扰攘:纷乱。

7、形容战争时期社会动荡混乱成语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冯衍传下》:“遭扰攘之时,值兵革之际。

8、”冰解壤分:bīngjiěrǎngfēn成语解释:冰冻消融,土壤分解。

9、比喻障碍消除。

10、成语出处:章炳麟《正名杂义》:“高邮王氏,以其绝学释姬汉古书,冰解壤分,无所凝滞,信哉千五百年未有其人也。

11、纷纷穰穰:fēnfēnrǎngrǎng成语解释:纷纷:众多;穰穰:纷乱的样子。

12、形容众多而杂乱的样子。

13、成语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87回:“孔明端坐于帐上,只见蛮兵纷纷穰穰,解到无数。

14、”纷纷攘攘:fēnfēnrǎngrǎng成语解释:纷纷:众多;攘攘:杂乱的样子。

15、众多且杂乱。

16、形容人群杂乱。

17、成语出处:明·冯梦龙《喻世明言》卷十八:“杨八老看见乡村百姓,纷纷攘攘,都来城中逃难。

18、”奋袂攘襟:fènmèirǎngjīn成语解释:奋袂:挥袖;攘襟:撩起衣襟。

19、挥袖攘襟站起。

20、形容愤恨或激动成语出处:晋·刘伶《酒德颂》:“闻吾风声,议其所以,乃奋袂攘襟,怒目切齿。

21、”伐善攘羭:fáshànrǎngyú成语解释:伐善:夸耀自己的长处;攘:窃取;羭:肥美的绵羊;攘羭:比喻掠美。

22、夸耀自己,掠人之美成语出处:唐·李商隐《为荥阳公桂州谢上表》:“敢伐善以攘羭。

23、”鼓腹击壤:gǔfùjīrǎng成语解释:同“击壤鼓腹”。

24、成语出处:《隋书·儒林传·何妥》:“上古之时,未有音乐,鼓腹击壤,乐在期间。

25、”唐·卢照邻《益州至真观主黎君碑》:“凿井耕田者不知自然,鼓腹击壤者不知帝力。

26、”膏腴之壤:gāoyúzhīrǎng成语解释:膏腴:土地肥沃;壤:土地。

27、指土地肥沃富饶的地区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李斯列传》:“东据城皋之险,割膏腴之壤。

28、”迥隔霄壤:jiǒnggéxiāorǎng成语解释:迥:远;霄壤:天地。

29、形容差别很大,像天地悬殊成语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79回:“弓也易合,弦也靠怀,不但终身无病,更是日渐精熟,这与托字迥隔霄壤了。

30、”叫叫嚷嚷:jiàojiàorǎngrǎng成语解释:大叫大嚷,吵吵闹闹成语出处: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一卷第一章:“他们把碗筷敲得震天价响,踏泥带水、叫叫嚷嚷地跑过院坝,向南面总务处那一排窑洞的墙根下蜂拥而去。

31、”击壤而歌:jīrǎngérgē成语解释:击壤:古代的一种游戏。

32、打击土堆而唱歌。

33、比喻太平盛世,人人丰衣足食成语出处:清·荻岸山人《平山冷燕》第一回:“衣冠辐辏,车马喧阗,人人击壤而歌,处处笙箫而乐。

34、”进壤广地:jìnrǎngguǎngdì成语解释:扩展地域。

35、成语出处:汉·桓宽《盐铁论·诛秦》:“虽以进壤广地,如食荝之充肠也,欲其安存,何可得也。

36、”击壤鼓腹:jīrǎnggǔfù成语解释:原谓人民吃得饱,有余闲游戏。

37、后用为称颂太平盛世之典。

38、成语出处:《庄子马蹄》:“夫赫胥氏之时,民居不知所为,行不知所之,含哺而熙,鼓腹而游。

39、”叩石垦壤:kòushíkěnrǎng成语解释:叩:敲打;垦:开垦。

40、敲石挖土。

41、指破土动工。

42、成语出处:《列子·汤问》:“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千,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43、”貊乡鼠壤:mòxiāngshǔrǎng成语解释:见“貊乡鼠攘”。

44、貊乡鼠攘:mòxiāngshǔrǎng成语解释:旧谓民风浇薄、宵小横行的地区。

45、成语出处:清·龚自珍《自序》:“今之世,有穷陬荒滨,貊乡鼠攘。

46、”内修外攘:nèixiūwairǎng成语解释:对内整治国政,对外抵御敌人。

47、修亦作“修”。

48、成语出处:宋·胡锜《拟力田诒》:“顾惟礼耕义种之贤,足副内修外攘之志。

49、”偏乡僻壤:piānxiāngpìrǎng成语解释:荒凉偏僻的地方。

50、成语出处:孙中山《大总统令内务部晓示人民一律剪辫文》:“兹查通都大邑,剪辫者已多,至偏乡僻壤,留辫者尚复不少。

51、”穷村僻壤:qióngcūnpìrǎng成语解释:穷:贫穷;僻:偏僻。

52、荒远偏僻的地方成语出处:清·汪琬《工部尚书充经筵讲官汤公墓志铭》:“虽穷村僻壤,莫不感颂其政。

53、”千金之堤,溃于蚁壤:qiānjīnzhīdī,kuìyúyǐrǎng成语解释:堤:堤坝;溃:崩溃。

54、一个小小的蚂蚁洞,可以使千里长堤溃决。

55、比喻小事不慎将酿成大祸成语出处:清·王夫之《读通鉴论·隋炀帝》:“乃举国家之事,不属之名义自持之清流,而委之以鄙贱干没之宵小,岂非千金之堤,溃于蚁壤哉?”七捞八攘:qīlāobārǎng成语解释:到处捞摸扰攘。

56、形容思绪纷乱不宁。

57、成语出处:宋·朱熹《朱子语类》第59卷:“若存得此心,则气常时清……睡梦里亦七捞八攘,如井水不打便清,只管去打便浊了。

58、成语应该是叫叫嚷嚷叫叫嚷嚷拼音:jiàorǎng解释:大叫大嚷,吵吵闹闹出处: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一卷第一章:“他们把碗筷敲得震天价响,踏泥带水、叫叫嚷嚷地跑过院坝,向南面总务处那一排窑洞的墙根下蜂拥而去。

59、”语法:叫叫嚷嚷作定语、状语;用于口语。

60、攘肌及骨,穰穰满家。

61、攘肌及骨是一个成语,读音是rǎngjījígǔ,比喻侵及腹地。

62、出自汉·扬雄《法言·重黎》:“是以四疆之内,各以其力来侵,攘肌及骨,而赧独何以制秦乎?”穰穰满家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是rángrángmǎnjiā,形容收藏的东西很多。

63、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滑稽列传》:“瓯窭满篝,污邪满车,五谷蕃熟,穰穰满家。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