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地无银三百两的古诗的前两句
- 锐意学习网
- 2024-03-10 11:33:19
1、此地无银三百两的古诗的前两句?原句:此地无银三百两,隔壁王二不曾偷。
2、成语故事:从前有个人叫张三,喜欢自作聪明。
3、他积攒了三百两银子,心里很高兴,但是他也很苦恼,怕这么多钱被别人偷走,不知道存放在哪里才安全。
4、带在身上吧,很不方便,容易让小偷察觉;放在抽屉里吧,觉得不妥当,也容易被小偷偷去,反正放在哪里都不方便。
5、他捧着银子,冥思苦想了半天,想来想去,最后终于想出了自认为最好的方法。
6、张三趁黑夜,在自家房后,墙角下挖了一个坑,悄悄把银子埋在里面。
7、埋好后,他还是不放心,害怕别人怀疑这里埋了银子。
8、他又想了想,终于又想出了一个办法。
9、他回屋,在一张白纸上写上"此地无银三百两"七个大字。
10、然后,出去贴在坑边的墙上。
11、他感到这样是很安全的了,便回屋睡觉了。
12、张三一整天心神不定的样子,早已经被邻居王二注意到了,晚上又听到屋外有挖坑的声音,感到十分奇怪。
13、就在张三回屋睡觉时,王二去了屋后,借月光,看到墙角上贴着纸条,写着"此地无银三百两"七个大字。
14、王二一切都明白了。
15、他轻手轻脚把银子挖出来后,再把坑填好。
16、王二回到自己的家里,见到眼前的白花花的银子高兴极了,但又害怕了起来。
17、他一想,如果明天张三发现银子丢了,怀疑是我怎么办?于是,他也灵机一动,自作聪明拿起笔,在纸上写上"隔壁王二不曾偷"七个大字,也贴在坑边的墙角上。
18、故事哲理:后来人们根据这个民间故事,把这句话"此地无银三百两,隔壁王二不曾偷"当作一个成语,用来比喻自作聪明,想要隐瞒,掩饰所干的事情,结果反而更加明显地暴露了。
19、此地无银三百两下一句是:隔壁王二不曾偷。
20、典故:以前有个财主家里很有钱,怕有一天出事,就把钱埋在了自己家外的墙下,就自己立了一个碑上面写着此地无银三百量,隔壁的王二看见了就偷偷地偷走了,怕钱主怀疑是他,他就有换了个碑,上面写上,隔壁王二不曾偷。
21、此地无银三百两,隔壁王二不曾偷"当作一个成语,用来比喻自作聪明,想要隐瞒,掩饰所干的事情,结果反而更加暴露明显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