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火阑珊处写的是我国什么节
- 锐意学习网
- 2024-03-10 11:33:19
1、灯火阑珊处写的是我国什么节?元宵节。
2、灯火阑珊处出自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意思是不经意间却在灯火稀疏之处发现了她。
3、此词从极力渲染元宵节绚丽多彩的热闹场面入手,反衬出一个孤高淡泊、超群拔俗、不同于金翠脂粉的女性形象,寄托着作者政治失意后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孤高品格。
4、全词采用对比手法,上阕极写花灯耀眼、乐声盈耳的元夕盛况,下阕着意描写主人公在好女如云之中寻觅一位立于灯火零落处的孤高女子,构思精妙,语言精致,含蓄婉转,余味无穷。
5、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时间为每年农历正月十五。
6、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
7、根据道教“三元”的说法,正月十五又称为“上元节”。
8、元宵节习俗自古以来就以热烈喜庆的观灯习俗为主。
9、灯火阑珊处是一个汉语成语,意思是灯火稀疏、零落之处,现多用来指冷清凄冷之处。
10、出自南宋·辛弃疾《青玉案·元夕》:众里寻他千百度。
11、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12、写的是我国传统节日的元宵节,古时称元夕或元夜。
13、出自宋代词人辛弃疾创作的《青玉案·元夕》,这首词极力渲染了元宵节绚丽多彩的热闹场面,反衬出一个孤高淡泊、超群拔俗、不同于金翠脂粉的女性形象,寄托着作者政治失意后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孤高品格。
14、全文为: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15、宝马雕车香满路。
16、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17、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18、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19、灯火阑珊处写的是我国的元宵节,原句是:众里寻他千百度。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