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杂剧代表作家有哪些?不包括哪些?
- 锐意学习网
- 2024-03-10 11:33:19
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分享元杂剧代表作家有哪些?不包括哪些?的一些知识点,和元杂曲四大家代表作品的问题解析,大家要是都明白,那么可以忽略,如果不太清楚的话可以看看本篇文章,相信很大概率可以解决您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元杂曲四大家代表作品
元曲四大家指关汉卿、白朴、郑光祖、马致远四位元代杂剧作家。
他们的代表作品分别为:
关汉卿:《窦娥冤》
白朴:《墙头马上》
郑光祖:《倩女离魂》
马致远:《汉宫秋》
?元曲四大家指关汉卿、白朴、郑光祖、马致远四位元代杂剧作家。四者代表了元代不同时期不同流派杂剧创作的成就,因此被称为“元曲四大家”。
关汉卿的散曲全收在《金元散曲》中。《窦娥冤》、《救风尘》、《单刀会》是他的优秀代表作。
白朴的词作,在他生前就已编订成集,名曰《天籁集》。到明代已经残佚,字句脱误。清朝中叶,朱彝尊、洪升始为整理刊行。全集收词二百余首,除了一些应酬赠答、歌楼妓席之作外,多为伤时感怀的作品。赖有这部作品,我们才可以了解白朴的生涯。他的词作,承袭元好问长短句的格调,跌宕沉详,天然古朴。
马致远作品以反映退隐山林的田园题材为多,风格兼有豪放、清逸的特点。有描述王昭君传说的《汉宫秋》以及《任风子》等。《汉宫秋》被后人称做元曲的最佳杰作。作品收入《东篱乐府》。
据学者考证,郑光祖一生写过18种杂剧剧本,全部保留至今的,有《迷青琐倩女离魂》、《刍梅香骗翰林风月》、《醉思乡王粲登楼》、《辅成王周公慑政》、《虎牢关三战吕布》等。
元代杂剧主要有哪些作家及其代表作
关汉卿:《窦娥冤》、《单刀会》、《望江亭》、《拜月亭》
王实甫:《西厢记》
马致远:《汉宫秋》
白朴:《墙头马上》
郑光祖:《倩女离魂》
元杂剧鼎盛期代表作家是哪些
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王实甫汤显祖
关汉卿
关汉卿(1234年以前-约1300年),字汉卿,号已斋(又作一斋、已斋叟),汉族,解州(今山西省运城)人,元杂剧奠基人。“元曲四大家”之首,与白朴、马致远、郑光祖并称为“元曲四大家”。以杂剧的成就最大,最著名的是《窦娥冤》。汉卿塑造的“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响珰珰一粒铜豌豆”(《一枝花·不伏老》)的形象也广为人称,被誉为“曲圣”。
王实甫(1260年-1336年),名德信,大都(今北京市)人,祖籍河北省保定市定兴(今定兴县)。元代著名戏曲作家,杂剧《西厢记》的作者,生平事迹不详。王实甫与关汉卿齐名,其作品全面地继承了唐诗宋词精美的语言艺术,又吸收了元代民间生动活泼的口头语言,创造了文采璀璨的元曲词汇,成为中国戏曲史上“文采派”的杰出代表。
汤显祖
汤显祖(1550年9月24日—1616年7月29日),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在汤显祖多方面的成就中,以戏曲创作为最,其戏剧作品《还魂记》、《紫钗记》、《南柯记》和《邯郸记》合称“临川四梦”,其中《牡丹亭》是他的代表作。
元杂剧流派区分
元杂剧可分为本色、文采二派。现实主义是前者的特征,其中部分优秀作品又往往带有积极浪漫主义的色彩。
后者中的王实甫、白朴基本上仍是现实主义作家,从马致远到郑光祖、乔吉,就愈来愈表现脱离现实的倾向,多数作品又带有浓厚的感伤情调和消极浪漫主义色彩。
关汉卿、高文秀等一派本色作家,由于深刻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表现了受压迫人民的反抗斗争,长期以来在民间戏曲里有深远的影响。
杂剧四大类
杂剧角色分为旦、末、净、杂四类。
旦包括正旦、外旦、小旦、大旦、老旦、搽旦。1、正旦:歌唱的主要女演员。其他旦角为次要女演员。
2、末包括正末、小末、冲末、副末。正末是歌唱的主要男演员,外末、副末是次要的男演员。冲末是首次上场的男演员。
3、净是地位低下的喜剧性人物。
4、杂是除以上三类外的演员。有孤(当官)、驾(皇帝)、卜儿(老妇人)等。
好了,文章到此结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