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摊破浣溪沙上片

摊破浣溪沙上片

摊破浣溪沙上片

摊破浣溪沙上片

这首《摊破浣溪沙》写于佘山之隐前,表现出隐居生活的乐趣。上片首二句写出了江南水乡初夏之夜的特色: 梓树生于长江流域,夏初始花。月非朗月,恰与作者恬静淡雅的心境相合。

在淡淡的月色下,波光摇曳,树影婆娑,花香怡人,微风轻拂,草木如窃窃私语,草虫鸣于其间,给静夜平添无限生机。

舟中之人对此良辰美景,禁不住要高歌一曲,以尽游兴了。

这里,树影、花影、月影、波影,风声、虫声、桨声、歌声,分别诉诸作者的视觉、嗅觉、听觉、触觉,凸现出作者物我无间的审美感受。

“曲曲柳湾茅屋矮,挂鱼罾”句,则为渔村的绝妙好景。江南水乡以秀美著称,“曲径通幽”是其重要的自然特色。

柳湾层出不穷,是景的叠加,令人目不暇接,给人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新鲜感觉,把平面的画面推向纵深,产生了立体效应,大大拓展了词的意境。

与婀娜多姿的柳枝相比,隐藏在柳丛深处若隐若现的茅屋,当然益显其矮小了。但一高,一低,一秀媚,一粗拙,却又相映成趣。罾为江南渔民特有的渔具,又称扳罾,是一种用竹木为支架张成方型圆形的大中型鱼网。“挂鱼罾”,写出了水乡渔村的独特风光。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