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七十岁为什么称古稀年

七十岁为什么称古稀年

七十岁为什么称古稀年

七十岁为什么称古稀年

由于古时能活到70岁的人稀少,所以称古稀之年。

中国古时候,由于战乱,疾病,生活条件等原因,人的寿命较低,直到解放前人均寿命也只有35岁,能活到70岁的极为稀少。

人生70古来稀,最早出自杜甫《杜工部诗?曲江二首》,被后人推崇广为流传。

七十岁为什么称古稀年

七十岁被称为“古稀年”,是中国传统的年龄称谓。古稀指的是年龄,而“稀”则表示数量很少,因此七十岁被认为是一种很罕见、很特别的年龄。在中国,人们通常会用“古稀”来形容一个人的年龄,表示这个人已经年迈,接近晚年。除了“古稀”,还有其他一些常用的年龄称谓,如“人口老龄化”、“世纪老人”等。

七十岁为什么称古稀年

因为在古代,人的寿命没有现在这样长,那时缺医少药,能平安健康的活到70岁是很少的,所以唐朝大诗人杜甫说“人生七十古来稀”,古稀之年,就成了70岁的代名词。

七十岁为什么称古稀年

由于古人医学落后,加上战乱、灾荒,平常百姓活到70岁的人并不多,即便是达官显贵之人也不见得能够活到70岁,稀,也就是稀少的意思!因此古人称70岁为古稀

七十岁为什么称古稀年

因为在古代七十岁是退休回家,把平时当官时坐的的车收(悬)起来的时候,所以也叫悬车之年。又因十岁为一旬,所以七十岁人可叫七旬老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