啤酒生产工艺流程(啤酒的酿造工艺流程及原料)
- 锐意学习网
- 2024-03-10 11:33:19
今天给各位分享啤酒生产工艺流程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啤酒的酿造工艺流程及原料进行解释,下面展开分析及讲解!
一、啤酒的酿造工艺流程及原料
糊化处理即将粉碎的麦芽或谷粒与水在糊化锅中混合。在糊化锅中,麦芽和水经加热后沸腾,然后麦芽汁被送至称作分离塔的过滤容器。麦芽汁在被泵入煮沸锅之前需先在过滤槽中去除其中的麦芽皮壳,并加入酒花和糖。
1、糖化:将粉碎的麦芽和淀粉质辅料用温水分别在糊化锅、糖化锅中混合,调节温度。
糖化锅先维持在适于蛋白质分解作用的温度(45~52℃)(蛋白休止)。
将糊化锅中液化*的醪液兑入糖化锅后,维持在适于糖化作用的温度(62~70℃),以制造麦醪。
2、发酵:绝大部分酵母沉淀于罐底。除去酵母后,生成物"嫩啤酒"被泵入后发酵罐。
在此,剩余的酵母和不溶性蛋白质进*沉淀下来,使啤酒的风格逐渐成熟。成熟的时间随啤酒品种的不同而异,一般在7~21天。
包装常有瓶装、听装和桶装几种包装形式。再加上瓶子形状、容量的不同,标签、颈套和瓶盖的不同以及外包装的多样化,从而构成了市场中琳琅满目的啤酒产品。
二、啤酒发酵过程
充氧冷麦汁→发酵→前发酵→主发酵→后发酵→贮酒→鲜啤酒
锥形罐发酵生产工艺组合形式有以下几种:
①发酵-贮酒式此种方式,两个罐要求不一样,耐压也不同,对于现代酿造来说,此方式意义不大。
②发酵-后处理式即一个罐进行发酵,另一个罐为后熟处理。对发酵罐而言,将可发酵性成分一次完成,基本不保留可发酵性成分,发酵产生的CO2*回收并贮存备用,然后转入后处理罐进行后熟处理。其过程为将发酵结束的发酵液经离心分离,去除酵母和冷凝固物,再经薄板换热器冷却到贮酒温度,进行1~2天的低温贮存后开始过滤。
③发酵-后调整式即前一个发酵罐类似一罐法进行发酵、贮酒,完成可发酵性成分的发酵,回收CO2、回收酵母,进行CO2洗涤,经适当的低温贮存后,在后调整罐内对色泽、稳定性、CO2含量等指标进行调整,再经适当稳定后即可开始过滤操作。
由产品类型、质量要求、酵母性能、接种量、发酵温度、季节等确定,一般12~24天。通常,夏季普通啤酒发酵周期较短,优质啤酒发酵周期较长,淡季发酵周期适当延长。
一般根据酵母性能、代数、衰老情况、产品类型等决定。接种量大小由添加酵母后的酵母数确定。发酵开始时:10~20×10个/ml;发酵旺盛时:6~7×10个/ml;排酵母后:6~8×10个/ml;0℃左右贮酒时:1.5~3.5×10个/ml。
③发酵*温度和双乙酰还原温度
啤酒旺盛发酵时的温度称为发酵*温度,一般啤酒发酵可分为三种类型:低温发酵、中温发酵和高温发酵。低温发酵:旺盛发酵温度8℃左右;中温发酵:旺盛发酵温度10~12℃;高温发酵:旺盛发酵温度15~18℃。*一般发酵温度为:9~12℃。双乙酰还原温度是指旺盛发酵结束后啤酒后熟阶段(主要是*双乙酰)时的温度,一般双乙酰还原温度等于或高于发酵温度,这样既能保证啤酒质量又利于缩短发酵周期。发酵温度提高,发酵周期缩短,但代谢副产物量增加将影响啤酒风味且容易染菌;双乙酰还原温度增加,啤酒后熟时间缩短,但容易染菌又不利于酵母沉淀和啤酒澄清。温度低,发酵周期延长。
根据产品类型、麦汁浓度、发酵温度和酵母菌种等的不同确定。一般发酵时*罐压控制在0.07~0.08MPa。一般*罐压为发酵*温度值除以100(单位MPa)。采用带压发酵,可以抑制酵母的增殖,减少由于升温所造成的代谢副产物过多的现象,防止产生过量的*醇、酯类,同时有利于双乙酰的还原,并可以保证酒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啤酒中CO2含量和罐压、温度的关系为:
CO2(%,m/m)=0.298+0.04p-0.008t
其中p--罐压(压力表读数)(MPa)
从*批麦汁进罐到*一批麦汁进罐所需时间称为满罐时间。满罐时间长,酵母增殖量大,产生代谢副产物α-乙酰乳酸多,双乙酰峰值高,一般在12~24h,*在20h以内。
可分为低发酵度、中发酵度、高发酵度和超高发酵度。对于淡色啤酒发酵度的划分为:低发酵度啤酒,其真正发酵度48%~56%;中发酵度啤酒,其真正发酵度59%~63%;高发酵度啤酒,其真正发酵度65%以上,超高发酵度啤酒(干啤酒)其真正发酵度在75%以上。目前*比较流行发酵度较高的淡爽性啤酒。
①应有效的控制原料质量和糖化*,每批次麦汁组成应均匀,如果各批麦汁组成相差太大,将会影响到酵母的繁殖与发酵。如10oP麦汁成分要求为:浓度%(m/m)10±0.2,色度(EBC单位)5.0~8.0,pH5.4±0.2,α-氨基氮(mg/L)140~180。
②大罐的容量应与每次糖化的冷麦汁量以及每天的糖化次数相适应,要求在16h内装满一罐,最多不能超过24h,进罐冷麦汁对热凝固物要尽量去除,如能尽量分离冷凝固物则更好。
③冷麦汁的温度控制要考虑每次麦汁进罐的时间间隔和满罐的次数,如果间隔时间长次数多,可以考虑逐批提高麦汁的温度,也可以考虑前一、二批不加酵母,之后的几批将全量酵母按*比例加入,添加比例由小到大,但应注意避免麦汁染菌。也有采用前几批麦汁添加酵母,*一批麦汁不加酵母的办法。
④冷麦汁溶解氧的控制可以根据酵母添加量和酵母繁殖情况而定,一般要求每批冷麦汁应按要求充氧,混合冷麦汁溶解氧不低于8mg/L。
⑤控制发酵温度应保持相对稳定,避免忽高忽低。温度控制以采用自动控制为好。
⑥应尽量进行CO2回收,以便于进行CO2洗涤、补充酒中CO2和以CO2背压等。
⑦发酵罐*采用不锈钢材料制作,以便于清洗和*,当使用碳钢制作发酵罐时,应保持涂料层的均匀与牢固,不能出现表面凹凸不平的现象,使用过程中涂料不能脱落。发酵罐要装有高压喷洗装置,喷洗压力应控制在0.39~0.49MPa或更高。
三、啤酒是怎么加工的
1、啤酒的加工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2、麦芽粉碎。将麦芽粉碎,以便能够更好地提取麦芽中的风味和营养物质。
3、添加啤酒花。在麦芽汁中加入啤酒花,赋予啤酒苦味和香气。
4、煮沸。将麦芽汁煮沸,这个过程中会发生复杂的化学反应,产生啤酒的各种风味物质。
5、过滤。经过煮沸后,麦芽汁中的固体部分会被过滤出来,得到清澈的麦芽汁。
6、发酵。在麦芽汁中加入啤酒酵母,酵母会将麦芽汁中的糖分转化为酒精和二氧化碳,从而得到啤酒。
7、熟成。这个过程可以让啤酒中的各种物质*融合,产生更加复杂和丰富的口感和香气。
8、以上是啤酒的加工过程,不同的啤酒*和类型可能会有一些不同的加工工艺和细节,但大致流程相同。
四、啤酒工艺流程
1、啤酒的主要生产过程就是:糖化——发酵——储酒——过滤——包装。糖化的作用解释起来比较复杂,外行理解不了,简单点说就是把大麦芽和大米等固体原料做成可供酵母发酵的麦汁,并添加酒花。
2、发酵就是让酵母利用麦汁中的糖类进行无氧发酵,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还有各种风味物质,把麦汁变成啤酒。
3、发酵完成后的啤酒通常还要再低温储存一段时间才进行下*。
4、过滤就是把发酵完成后的啤酒中的固体物质(主要是酵母)过滤除去,让啤酒清亮。
5、包装就是把过滤好的啤酒包装成成品并*
啤酒生产工艺流程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啤酒的酿造工艺流程及原料、啤酒生产工艺流程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哦。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