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上历代皇帝治世次序一览(历朝历代皇帝的排列顺序)

中国历史上历代皇帝治世次序一览(历朝历代皇帝的排列顺序)

其实中国历史上历代皇帝治世次序一览(历朝历代皇帝的排列顺序)的问题并不复杂,但是又很多的朋友都不太了解明朝各位皇帝分别是,因此呢,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中国历史上历代皇帝治世次序一览(历朝历代皇帝的排列顺序)的一些知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问题的分析吧!

本文目录

  1. 在中国历史上有上百位皇帝,你认为哪些皇帝执政的理念是无为而治
  2. 中国历史上命运最好、结局最好的皇帝是谁
  3. 历史上有哪些亡国之君还有翻盘的机会,要怎样才能翻
  4. 明朝各位皇帝分别是
  5. 刘邦、曹操、朱元璋、李世民、赵匡胤在同一个时代,谁能做皇帝

在中国历史上有上百位皇帝,你认为哪些皇帝执政的理念是无为而治

道家思想兴起于汉初,刘邦白登失败后,不能反击,吕雉被冒顿戏弄,仍要乞怜,就在于中国没有足够的兵源与财源。道家学派认为要达到这个目的,只有对人民不加干涉。好像树苗,不必每天往上拔它,它会自然茁壮。这个学说被宰相曹参接纳,并付储实施。

刘盈继位后曹参把道家学派清静无为的学说,用到复杂的政治现实上。他一切都依照着萧何所订的规章制度行事,不作任何改进,凡向他建议改进的人,他就请那人吃酒,吃得酩酊大醉,不能开口才罢。曹参的这种态度引起刘盈的不满,责备。曹参就问刘盈,你的才能比你父亲如何?刘盈说不如。曹参又问,我的才能比萧何如何?刘盈说,似乎也不如。曹参说,这就对了,他们两位订下的法令规章,我们这些不如他们的人,岂可自求表现,随意变更,刘盈只好支持他的做法。

刘盈逝世后,经过争斗亲王刘恒继位。刘恒是道家学派的拥护者,他从李耳思想中,接受三个训示:第一,仁慈;第二:勤俭;第三:别人没有做过的事,不要去做。刘恒的性格加上政治信仰,使他真的做到了这三点。在他在位期间,废掉了割鼻断足的酷刑,对贵族尤其特别安抚,八十岁以上的人都有赏赐,并经常免除全国田赋。刘恒有时候甚至穿草鞋上殿,他最心爱的姬妾慎夫人穿的衣服,不用流行的拖地式,因为拖地所费较多。有一次他想翻盖一个宫殿,预算要一百两黄金,竟不建造。他的儿子刘启继位后,在老母窦太后主持下,继续维持现状的安定。

四十年“无为而治”的结果,是人口大量增加,社会财富也随着大量增加。各郡县仓库,都告盈满。中央直辖仓库,存粮太多,以致发生霉烂。存钱也太多,一直不曾动用,连串铜钱的绳索,都被虫蛀断。史学家称赞此四十年的成绩为“文景之治”,(刘恒号称文帝,刘启号称景帝)。后来驱逐凶奴的战争,大部分军费都是依靠这些年累积下来的丰富储藏。

中国历史上命运最好、结局最好的皇帝是谁

翻开中国以前的历史,根据可考证的记载,我们把它分为以下十六个阶段:夏、商、周、秦、汉、新朝(王莽)、晋、十六国、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宋、元、明、清。据相关资料统计,自秦王嬴政称帝以来,共有83个王朝,帝制在中国实行了2132年,正式在位执政的有408位皇帝,包括未在位被追尊为帝和其他的等等共计494位。究竟哪个皇帝命运最好而又结局最好,诸君的答案可能会因为视角和观点不同而有异。

关于皇帝的命运、结局好与不好,不外乎先帝给他的基础是否牢固,比如说在太子位的时候地位是否稳固、国库是否充盈、边疆是否安宁、登基后有没有得力的顾命大臣铺佐、朝臣和百姓是否拥戴、执政是否顺畅等;退位时储君以外的皇嗣对皇位是否觊觎窥视,新即位的新君是否按太上皇的施政纲领一路前行、新君刚执政时的内外环境是否无忧、新君是否尊重孝敬太上皇等。

纵观历代帝王,笔者个人觉得清高祖爱新觉罗.弘历,即乾隆皇帝,是个命运和结局都很好的皇帝。乾隆帝登基时,其父雍正皇帝已经控制了内外局势,并且形成了独揽了军政于一体的集权模式,其铺佐乾隆皇帝的大臣一个个诚心侍奉朝庭、忠于职守,这样才让乾隆皇帝得以发挥其雄才大略而无后顾之忧。乾隆帝二十五岁登基,在位六十年,加上他当太上皇监国的三年多,共计执政六十四年,这是中国历史上执政时间最长的皇帝,此为一最;由于国泰民安,无内优外患,乾隆帝心情好身体也好,得以让他活到了八十九岁的高寿,历代帝王没有一个能达到这样的水平,此为二最;乾隆皇帝文韬武略,也确实让后世称颂,武略暂且不在这里赘述,其文采让人羡慕不已,据相关资料记载,乾隆皇帝一生著词作诗共41863篇,又在众多帝王当中独占鳌头,此为三最。

仅仅凭以上三最,乾隆皇帝已经是够荣耀的了。他辞世归西时,留给嘉庆皇帝的又是一个太平盛世!所以笔者认为乾隆皇帝可能是中国历史上命运最好、结局最好的皇帝!

历史上有哪些亡国之君还有翻盘的机会,要怎样才能翻

我喜欢学习和回答问题。针对笔友提出的这个问题,我查阅了各种资料,并与同学和朋友进行了讨论,得出了以下结论,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说起这个问题,就不得不提及明朝的最后一位皇帝-崇祯朱由检。史书上对他的评价是很努力,很勤奋,很固执,很复杂。

可是明朝的灭亡是否能全盘推在他的身上呢?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崇祯皇帝是否有着扭转乾坤的机会。

明朝实亡于万历-萨尔浒之战

万历十五年是神秘的一年,自那一年起,万历皇帝便不在上朝。自此开创了皇帝不上朝的最长记录-二十八年。

为什么说明朝亡于万历?

那边不得不提到万历年间,明朝与努尔哈赤的决定性一战。

萨尔浒战役引发的后果:除李如柏军撤走未遭惨重损失,明军共损失兵力约***,战死将领***,丧失骡马28000余匹,损失枪炮火铳20000余支,元气大伤,后金军的胜利,不但使其政权更趋稳固,而且从此夺取了辽东战场的主动权。而明军自遭此惨败,开始陷入被动,到天启年间,辽阳、沈阳、广宁等重镇相继失守,明朝退守辽西,完全陷入被动,局势万分危急。明朝方面自此由进攻转为防御,后金方面由防御转为进攻。明朝最后失去大部份辽东领土,山海关以外仅余少部份土地如锦州、宁远、杏山、塔山等地,直到明崇祯十七年四月二十二日,吴三桂降清,清军入关,开始建立在全国的统治。

崇祯皇帝如何逆天改命?

明朝是可以挽救的,崇祯完全是治世思想,既然接手时已然如此之乱。不妨就当成王朝末年来看待。

上台先干魏忠贤没什么问题,虽然老魏是他哥留给他的白手套,但是,你把魏忠贤干了,却不找人干魏忠贤的活就问题大了啊,还把厂卫,锦衣卫给撤了,这就很愚蠢了,明朝虽然搞特务政治,但是,应该是特务政治比较成功的了。作为皇权的附庸,厂卫,锦衣卫,宦官集团对皇帝的忠诚绝对是最高的,因为他们的权利都是来源于皇帝,皇帝不信任你,说杀就杀了,所以就必须得老老实实给皇帝干活,还得干好咯。

依照明末贪腐情况,你不给点压力那些官员贪污腐化都得上天咯,可以利用锦衣卫,阉党(或者说帝党)来牵制官僚集团,得告诉他们,给爷干活,有钱拿,又不干活还想贪污,那就脑袋搬家。

税收问题,为什么造反的是陕西,因为穷啊,农业税太高了,粮食产量又低,不造反等着饿死?反观东南富庶地区商税又太低,本来都已经有资本主义萌芽出现了,反正都烂成这样了,不如打死重来好了,大不了就是死,但是你不改革一定死。

对外战略上,就该拉一派,打一派,跟蒙古搞好关系,死守山海关防线跟后金打拉锯战,反正大明人多,后金人口少,物资也少,就拖死他,就算5换一,后金几十万人能换的过明朝?还想着五年平辽,那真的做梦。

明朝各位皇帝分别是

明朝有十六个皇帝。分别为:朱元璋、朱允炆、朱棣、朱高炽、朱瞻基、朱祁镇、朱祁钰、朱见深、朱祐樘、朱厚照、朱厚熜、朱载垕、朱翊钧、朱常洛、朱由校、朱由检。明朝(1368年―1644年)是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共传十六帝,享国二百七十六年。元末爆发红巾起义,朱元璋加入郭子兴队伍。1364年称吴王,史称西吴。1368年初称帝,国号为大明,定都于应天府;1420年朱棣迁都至顺天府,以应天府为陪都。明初历经洪武之治、永乐盛世、仁宣之治等治世,政治清明、国力强盛。中期经土木之变由盛转衰,后经弘治中兴、嘉靖中兴、万历中兴国势复振,晚明因东林党争和天灾外患导致国力衰退,爆发农民起义。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祯帝自缢,明朝覆亡。明朝宗室在江南建立南明,随后清朝击败大顺、大西、南明弘光、隆武、绍武等诸政权。1662年永历帝被杀,南明覆灭。1683年清军攻占台湾,奉明正朔的明郑覆灭。扩展资料1、朱元璋太祖高皇帝开天行道肇纪立极大圣至神仁文义武俊德成功高皇帝洪武(1368年——1398年)葬于孝陵。

2、朱允炆惠宗让皇帝(又谥惠帝)嗣天章道诚懿渊功观文扬武克仁笃孝让皇帝建文(1399年——1402年)。

3、朱棣成祖(原为太宗)文皇帝启天弘道高明肇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永乐(1403年——1424年)葬于长陵。

4、朱高炽仁宗昭皇帝敬天体道纯诚至德弘文钦武章圣达孝昭皇帝洪熙(1424年——1425年)葬于献陵。

5、朱瞻基宣宗章皇帝宪天崇道英明神圣钦文昭武宽仁纯孝章皇帝宣德(1426年——1435年)葬于景陵。

6、朱祁镇英宗睿皇帝宪天崇道英明神圣钦文昭武宽仁纯孝章皇帝正统(1436年——1449年)、天顺(1457年——1464年)注:1449年三月被俘退位,1457年一月复位。葬于裕陵。

7、朱祁钰代宗景皇帝恭仁康定景皇帝景皇帝景泰(1450年——1457年)葬于景泰陵(唯一一个在北京继位却没有葬入13陵的明代帝王)。8、朱见深宪宗纯皇帝继天凝道诚明仁敬崇文肃武宏德圣孝纯皇帝成化(1465年——1487年)葬于茂陵。9、朱祐樘孝宗敬皇帝达天明道纯诚中正圣文神武至仁大德敬皇帝弘治(1488年——1505年)葬于泰陵。10、朱厚照武宗毅皇帝承天达道英肃睿哲昭德显功弘文思孝毅皇帝正德(1506年——1521年)葬于康陵。11、朱厚熜世宗肃皇帝钦天履道英毅神圣宣文广武洪仁大孝肃皇帝嘉靖(1522年——1566年)葬于永陵于昭陵。12、朱载垕穆宗庄皇帝契天隆道渊懿宽仁显文光武纯德弘孝庄皇帝隆庆(1567年——1572年)葬于昭陵。13、朱翊钧神宗显皇帝范天合道哲肃敦简光文章武安仁止孝显皇帝万历(1573年——1620年)葬于定陵。

14、朱常洛光宗贞皇帝崇天契道英睿恭纯宪文景武渊仁懿孝贞皇帝泰昌(1620年)实际在位一个月葬于庆陵。

15、朱由校熹宗悊皇帝达天阐道敦孝笃友章文襄武靖穆庄勤悊皇帝天启(1621年——1627年)葬于德陵。

16、朱由检毅宗(原为思宗)烈皇帝绍天绎道刚明恪俭揆文奋武敦仁懋孝烈皇帝崇祯(1628年——1644年)葬于思陵。

刘邦、曹操、朱元璋、李世民、赵匡胤在同一个时代,谁能做皇帝

这几个人中,都不是啥好枣。可以共患难,不可以同富贵。李世民还算好一点,他只是杀了建成元吉两个兄弟。

要是再加上秦始皇和成吉思汗就不一样了。秦始皇很会用人,他也很有想法,应该算是雄韬伟略了。可他在的那个时代很有局限性。成吉思汗比他晚了一千年,和秦始皇来比,不是很公平。我想,论战斗力还是成吉思汗的蒙古军队吧!这些人曾经打下来3000多万平方公里的江山!

文章到此结束,如果本次分享的中国历史上历代皇帝治世次序一览(历朝历代皇帝的排列顺序)和明朝各位皇帝分别是的问题解决了您的问题,那么我们由衷的感到高兴!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