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近代史的起源及发展历程(从清朝到民国)

中国近代史的起源及发展历程(从清朝到民国)

今天给各位分享中国近代史的起源及发展历程(从清朝到民国)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深度了解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

  1. 深度了解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
  2. 近代史开端和近代化开端的区别
  3. 近现代发展史
  4. 中国近现代史可以分为哪些阶段,附上时间和社会的主要特征
  5. 中华民族是怎样走入近代历史的

深度了解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

中国近代史的时间为,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这也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中国近代史分为前后两个阶段,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是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从1919年“五四”运动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是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

鸦片战争

太平天国运动

清朝后期资本主义的产生和民族危机的加深

戊戌变法和义和团运动

辛亥革命和清朝的灭亡

中华民国初期北洋军阀的统治

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创立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

抗日战争

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中国近代史的时间为,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这也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中国近代史分为前后两个阶段,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是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从1919年“五四”运动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是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

鸦片战争

太平天国运动

清朝后期资本主义的产生和民族危机的加深

戊戌变法和义和团运动

辛亥革命和清朝的灭亡

中华民国初期北洋军阀的统治

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创立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

抗日战争

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

近代史开端和近代化开端的区别

时间先后不同。中国近代史开端是1840年鸦片战争;中国近代化却开始于中国的洋务运动。

2、侧重的内容概念不同。中国近代史是指这一时间段内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方面内容,中国近代化则侧重于经济技术的内容。

3、有没有时间过程的变化性。中国近代史主要是记录每一个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人物影响;而近代化则是一个动态变化。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标志着中国进入近代史,清朝为了图存,努力的进行了一系列的变法,夭折了的戊戌变法、华而不实的洋务运动,虽然都失败了,但在一定程度上是促进了中国发展。

1911年的辛亥革命爆发,中国结束了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1924年,轰轰烈烈的北伐战争爆发,中国结束了北洋军阀统治,最终在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的成立,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的近代史,开始了全新的时代。

中国的近代化包括近代观念的转换、近代企业的创办和近代民主制度的汲纳三个方面的对近代文明的追求和实践活动。

中国的近代化运动经戊戌变法、清末新政和辛亥革命,不仅使近代观念转换、近代企业创办都有了长足的进展。

中国近代化的发展层次,从拯衰于兴、转弱为强、摈弃闭关的心态而置换以开放的理智,到追求较高的政治目标,掀动兴办企业的浪潮,无疑使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军事等方面的综合国力较鸦片战争以前有了根本的改观。

近现代发展史

1840年--1842年爆发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国与英中签订《南京条约》,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856年--1860年爆发第二次鸦片战争,签订《北京条约》、《天津条约》。

1883年--1885年中法战争,签订《中法条约》。

1894---1895,中日甲午战争,签订《马关条约》,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900--1901,八国联军进北京,签订《辛丑条约》,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近代史是从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年到1949年南京国民党政权覆亡为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历经清王朝晚期、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时期、北洋军阀时期和国民政府时期,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渐形成到瓦解的历史。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充满灾难、落后挨打的屈辱史,是一部中国人民探索救国之路,实现自由、民主的探索史,是一部中华民族抵抗侵略,打倒帝国主义以实现民族解放、打倒封建主义以实现人民富强的斗争史。

中国近代史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是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第二个阶段是从1919年五四运动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是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

中国近现代史可以分为哪些阶段,附上时间和社会的主要特征

一、第一阶段:中国近代化的孕育:(1840—1860)

阶段特征:这是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和旧式农民战争时期。基本历史特征:在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下,在西方文明的冲击下,中国社会发生巨大变革,由农耕文明时代开始向工业文明时代演进,即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二、第二阶段:中国近代化的启动(1860~1901)

阶段特征:

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时期。社会经济、阶级关系、政局和思想领域都出现了重大变化。这一阶段,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早期现代化,近代工业体系慢慢形成,但不完整。

中国近代化的领导阶级是地主阶级,近代化运动集中在经济方面。两大矛盾中,外国资本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居于最主要的地位。

三、第三阶段:中国近代化的整体发展阶段(1895~1927年)

阶段特征:

这一时期,近代化的“整体发展”体现在近代化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领域的全面展开,最突出的领域是在政治领域。这一时期也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化阶段,也是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过渡阶段,

社会两大主要矛盾趋于汇流——体现为广大人民群众同清朝统治集团和北洋军阀统治集团的矛盾。

四、第四阶段:中国近代化的曲折前进阶段(1927~1949年)

阶段特征: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在阶级斗争和民族斗争极为尖锐复杂的历史环境下,近代化艰难地进行。由于国民政府的内外政策,官僚资本、日本的侵华、美国的侵略等因素,使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历经曲折,几乎陷入绝境。

同时,增加了新的内涵,中国无产阶级开始担负起中国近代化的任务,中国近代化进入全新发展阶段。本阶段近代化重点在政治领域。中日民族矛盾逐渐上升成为主要矛盾,中国人民同美帝国主义支持下的国民党反动派的矛盾始终是本阶段最主要的矛盾。

中华民族是怎样走入近代历史的

1840年的鸦片战争算是打开中华帝国的沉睡大门,让我们被迫进入近代化,逐渐进入那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入那个忍辱负重,多灾多难的时代。

文章到此结束,如果本次分享的中国近代史的起源及发展历程(从清朝到民国)和深度了解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的问题解决了您的问题,那么我们由衷的感到高兴!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