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开机怎么进入pe系统,快捷键没用

开机怎么进入pe系统,快捷键没用

windows10系统怎么进入PE?

首先电脑开机,不停的按键盘上的F12。通过键盘中的上下键移动光标到USBStorageDevice。并敲回车,系统从U盘引导启动。选择运行PE系统,详细步骤:

1、首先电脑开机,不停的按键盘上的F12(电脑品牌型号不同可能按键也不同,可能是F10,F2,Esc键),会进入如下界面。

2、通过键盘中的上下键移动光标到USBStorageDevice。并敲回车,系统从U盘引导启动。

3、选择运行PE系统。

4、选择PE系统的版本。

5、正在进入PE系统。

6、已经进入PE系统。

如何设置开机进入PE系统?

方法一:开机按进入主板Bios的快捷键,通常是Del,也有按Esc或其它键的,不同厂商主板有不同规定的。设置U盘(HDD)为第一启动项,保存后,插上启动U盘,开机进入PE系统。

方法二:开机后按快捷键,调出启动设备选项菜单,选取对应的U盘,确认启动进入PE。

注意:不同的主板,计算机型号,快捷键都不一定相同

微星主板如何进入PE系统,我想用U盘装系统,为什么不能进入呢?一直按F11没反应。

1.根据安装准备的教程制作好微pe启动U盘,然后把下载的系统镜像iso直接复制到U盘中,镜像大于4G也可以放进去。

2.在微星主板电脑上插入微pe工具箱,重启过程中不停按F11启动快捷键调出启动菜单,选择识别到的U盘选项,一般是带有USB的选项,或者是U盘的品牌名称,如果同时出现两个U盘项,选择不带uefi的项,表示在legacy模式下安装,选择之后按回车键。

3.进入到pe系统,如果不需要全盘重新分区,直接执行第6步,如果打算重新分盘,双击桌面上的分区工具DiskGenius,右键HD0整个硬盘,选择快速分区。

4.默认是MBR分区表类型,设置分区数目、分区大小,卷标为系统的表示系统盘(C盘),建议50G以上,如果是固态硬盘,勾选对齐分区到此扇区数的整数倍,默认2048即可4k对齐,选择4096也可以,最后点击确定。

5.执行硬盘重新分区过程,等待一会儿即可,分区之后,如果盘符错乱,右键选择更改驱动器路径,自行修改。

6.完成分区之后,打开此电脑—微pe工具箱,右键系统iso镜像,选择装载,如果没有装载,则右键—打开方式—资源管理器打开。

7.win10pe支持直接打开iso镜像,如图所示,运行绿色图标双击安装系统。

8.选择还原分区,GHOWIMISO映像路径自动提取到gho文件,安装位置是通常是C盘,建议看仔细点,可能不是显示C盘,可以根据卷标或总大小来判断,最后点击确定。

9.弹出提示框,勾选完成后重启和引导修复,点击是。

10.在这个界面中,执行系统安装部署到C盘的过程,等待进度条。

11.操作完成后自动重启,重启时拔出U盘,进入这个界面,执行系统组件、驱动安装、系统配置和激活过程。

12.之后还会再重启一次,为首次使用计算机做准备,最后重启进入系统桌面,系统安装完成。

电脑进不了pe系统怎么办?

一、U盘自身的原因:

可以在别的电脑上试试U盘是否可读,如果不可以的话,那就换过一个U盘。

二、PE系统本身的问题

检查是不是PE系统本身有损坏,用u盘启动盘来进行模拟启动的检查。

模拟启动如果顺利进入PE页面,则说明PE系统是正常的。如果不能进入PE系统,便点击一键制作U盘启动盘,重新制作盘PE系统,所以设置默认即可。

三、如果上述两个都没有问题,便进行下一步的BIOS设置检测:

1、首先要确保BIOS设置中的USB并没有被禁用。(这里以联想BIOS设置为例)

2、然后确认QuickBoot是否开启。

3、接着确认传统模式是否开启。

4、还有确认主板模式是不是正确。

5、并确认U盘是否是第一启动的位置。

遇到U盘进不了pe界面,原因有以下几点:1、BIOS设置问题2、电脑年限选择pe版本3、U盘启动盘问题

tips:下面针对上面3点为大家详细述说。

一、BIOS设置

首先,打开电脑按快捷键进入BIOS界面,tips:不同电脑品牌进入BIOS方法各有不同,大家可自行查询。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进入BIOS界面后,要检查USB是否处于“Enabled”打开状态,tips:如果关闭请打开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检查“UEFIBoot”是否为“Enabled”打开状态,U盘是否为第一启动项,tips:确保U盘启动为第1位置,如图所示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方法二、选择pe版本

根据电脑的时间年限,选择pe的版本。

tips:加载pe有3个选择:1、win10pe×64(大于2G内存)2、win102003pe(适用旧机型)3、其他方式加载pe(加速和快速加载)

大家可分别尝试进入pe界面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方法三、U盘启动盘问题

U盘启动盘制作过程中,一般会选择U盘的分区格式为NTFS,问题就有可能出在这里。

下面是U盘分区格式的简单介绍:

1、NTFS格式:适用于需要存储大于4G的单文件,兼容性一般

2、FAT32格式:兼容性较好,但不能存储大于4G的单文件

3、ExFat格式:FAT32的升级版,性能相对优化

我们只要重新制作U盘启动盘,选择U盘分区格式为兼容性较好的FAT32格式,即可解决问题。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tips:重新制作U盘启动盘之前,请备份U盘内的数据,以防丢失。

按提示重新制作即可。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通过上述方法,重启电脑插入U盘启动盘,相信可顺利进入winpe界面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方法总结:

1、设置BIOS,确保USB、UEFIBoot为打开状态,确保U盘为第一启动项

2、根据电脑年限,选择pe的版本。

3、重新制作分区格式为FAT32的U盘启动盘

想问电脑按哪个键进入pe系统

开机按下delete或者F2键,进入bios,设置成光盘启动或者U盘启动即可进入pe系统。

WindowsPreinstallationEnvironment(WindowsPE),Windows预安装环境,是带有有限服务的最小Win32子系统,基于以保护模式运行的WindowsXPProfessional及以上内核。它包括运行Windows安装程序及脚本、连接网络共享、自动化基本过程以及执行硬件验证所需的最小功能。WindowsPE含有Windows98、windows2000、windowsxp、Windowsserver2003、WindowsVista、windows7、Windows8、windows10的PE内核。其中,以Windowsserver2003、Windows7、Windows8为内核的PE最多。

更多关于电脑按哪个键进入pe系统,进入:https://m.abcgonglue.com/ask/1064151615725790.html?zd查看更多内容

电脑无法进入PE系统?

一、U盘自身的原因:

可以在别的电脑上试试U盘是否可读,如果不可以的话,那就换过一个U盘。

二、PE系统本身的问题

检查是不是PE系统本身有损坏,用u盘启动盘来进行模拟启动的检查。

模拟启动如果顺利进入PE页面,则说明PE系统是正常的。如果不能进入PE系统,便点击一键制作U盘启动盘,重新制作盘PE系统,所以设置默认即可。

三、如果上述两个都没有问题,便进行下一步的BIOS设置检测:

1、首先要确保BIOS设置中的USB并没有被禁用。(这里以联想BIOS设置为例)

2、然后确认QuickBoot是否开启。

3、接着确认传统模式是否开启。

4、还有确认主板模式是不是正确。

5、并确认U盘是否是第一启动的位置。

遇到U盘进不了pe界面,原因有以下几点:1、BIOS设置问题2、电脑年限选择pe版本3、U盘启动盘问题

tips:下面针对上面3点为大家详细述说。

一、BIOS设置

首先,打开电脑按快捷键进入BIOS界面,tips:不同电脑品牌进入BIOS方法各有不同,大家可自行查询。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进入BIOS界面后,要检查USB是否处于“Enabled”打开状态,tips:如果关闭请打开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检查“UEFIBoot”是否为“Enabled”打开状态,U盘是否为第一启动项,tips:确保U盘启动为第1位置,如图所示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方法二、选择pe版本

根据电脑的时间年限,选择pe的版本。

tips:加载pe有3个选择:1、win10pe×64(大于2G内存)2、win102003pe(适用旧机型)3、其他方式加载pe(加速和快速加载)

大家可分别尝试进入pe界面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方法三、U盘启动盘问题

U盘启动盘制作过程中,一般会选择U盘的分区格式为NTFS,问题就有可能出在这里。

下面是U盘分区格式的简单介绍:

1、NTFS格式:适用于需要存储大于4G的单文件,兼容性一般

2、FAT32格式:兼容性较好,但不能存储大于4G的单文件

3、ExFat格式:FAT32的升级版,性能相对优化

我们只要重新制作U盘启动盘,选择U盘分区格式为兼容性较好的FAT32格式,即可解决问题。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tips:重新制作U盘启动盘之前,请备份U盘内的数据,以防丢失。

按提示重新制作即可。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通过上述方法,重启电脑插入U盘启动盘,相信可顺利进入winpe界面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方法总结:

1、设置BIOS,确保USB、UEFIBoot为打开状态,确保U盘为第一启动项

2、根据电脑年限,选择pe的版本。

3、重新制作分区格式为FAT32的U盘启动盘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