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关于钱塘江大潮的诗句 关于潮涌的古诗4句

关于钱塘江大潮的诗句 关于潮涌的古诗4句

大家好,关于关于钱塘江大潮的诗句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关于潮涌的古诗4句的知识,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

  1. 李廊写的《忆钱塘》这首诗的诗句
  2. 关于潮涌的古诗4句
  3. 带潮字的励志诗句
  4. 刘禹锡观潮著名诗句解读
  5. 观潮对应浪淘沙的诗句

李廊写的《忆钱塘》这首诗的诗句

《忆钱塘》唐李廓往岁东游鬓未凋,渡江曾驻木兰桡。一千里色中秋月,十万军声半夜潮。桂倚玉儿吟处雪,蓬遗苏丞舞时腰。仍闻江上春来柳,依旧参差拂寺桥。注:又有一说出自赵嘏《钱塘》赵嘏的七律,清圆熟练,不假雕饰,白描自然,了无斧凿痕迹。《钱塘》全诗虽然已佚,留下的这两句,却最有代表性。赏析:浙江杭州,自古以八月中秋为良辰美景。月色融融,千里一照,潮声汹汹,十万军马,何等的壮丽,何等的动人心魄!尽管诗句描绘的全是眼前景、口头语,似不着力;但“一千里”对仗“十万军”,“中秋月”对仗“夜半潮”,却是时空相应,声色俱全,使读者如临其境,领略到山河之美。“一千里”极言月色普照,“十万军”形容潮声恣肆,就数目而言,是虚指,但是在传统习惯上,一千与十万,都有“包罗万象”的意思,使人印象深刻,而且由于音节铿锵,更利于吟诵。尤为突出的是,诗句不用典,不使事,洗尽铅华而情意自远,把浙江钱塘一带秋天景色凸现得十分醒目,犹如钱塘之秋的立体雕塑。拓展:描写钱塘江大潮的古诗:

1、《青玉案·钱塘江上潮来去》年代:宋作者:陈著钱塘江上潮来去。花落花开六桥路。三竺三茅钟晓暮。当年梦境,如今故国,不忍回头处。他谁做得愁如许。平地波涛挟风雨。往事凄凄都有据。月堂笑里,夕亭话後,自是无人悟。

2、《钱塘江潮》年代:唐作者:罗隐怒声汹汹势悠悠,罗刹江边地欲浮。漫道往来存大信,也知反覆向平流。任抛巨浸疑无底,猛过西陵只有头。至竟朝昏谁主掌,好骑赪鲤问阳侯。

3、《钱塘江待潮》年代:宋作者:胡仲弓潮至千艘动,涛喧万鼓鸣。江翻晴雪卷,海涨石塘平。帆影林端见,波光屋上明。青山自吴越,相峙两含情。

4、《过钱塘江迎潮》年代:宋作者:杨时银潢翻空际天白,鲲怒鹏骞海波击。涌云噫气声怒号,万马驰车随霹雳。低昂上下如桔槔,顷刻性命轻鸿毛。赍囊负笈有夷路,一日何事常千艘。因思羊肠盘九坂,攀援蜀道愁狖猱。人生独处有万险,岂必此地多风涛。愿言夷险不须问,莫负对酒持霜螯。

5、《登子胥庙因观钱塘江潮》年代:元作者:方行吴越中分两岸开,怒涛千古响奔雷。子胥不作忠臣死,勾践终非霸主材。岁月消磨人自老,江山壮丽我重来。鸱夷铁箭俱安在,目断洪波万里回。

关于潮涌的古诗4句

1、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鲲鹏水击三千里,组练长驱十万夫。红旗青盖互明末,黑沙白浪相吞屠。人生会合古难必,此情此景那两得。愿君闻此添蜡烛,门外白袍如立鹄。——苏轼《观浙江涛》

2、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换旧人。

3、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潋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4、天地黯惨忽异色,波涛万顷堆琉璃。——杜甫

5、浙江悠悠海西绿,惊涛日夜两翻覆。钱塘郭里看潮人,直至白头看不足。——徐凝《观浙江涛》

6、一千里色中秋月,十万军声半夜潮。——李廓《忆钱塘》

7、海神东过恶风回,浪打天门石壁开。浙江八月何如此,涛如连山喷雪来。——李白《横江词》

8、海面雷霆聚,江心瀑布横。——范仲淹

9、早寒时,暮寒时,江上春潮平岸时,谢庭书到时。

10、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刘禹锡《浪淘沙》

11、海阔天空浪若雷,钱塘潮涌自天来。——王在晋《望江台》

12、百里闻雷震,鸣弦暂辍弹。府中连骑出,江上待潮观。照日秋空迥,浮天渤解宽。惊涛来似雪,一座凌生寒。——孟浩然《与颜钱塘登樟亭望潮作》

13、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14、早潮才落晚潮来,一月周流六十回。不独光阴朝复暮,杭州老去被潮催。——白居易《潮》

15、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杨万里《浙江观潮》

16、弄潮儿向潮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别来几向梦中看,梦觉尚心寒。——(宋潘阆《酒泉子·长忆观潮》)

17、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

带潮字的励志诗句

1.有情风、万里卷潮来,无情送潮归。

出自宋代苏轼的《八声甘州·寄参寥子》

2.钱塘江上潮信来,今日方知我是我。

摘自《水浒传·第一百一十九回》

3.此心曾与木兰舟,直到天南潮水头。

出自唐代贾岛的《寄韩潮州愈》

4.几度东风吹世换,千年往事随潮去。

出自宋代戴复古的《满江红·赤壁怀古》

刘禹锡观潮著名诗句解读

浪淘沙

刘禹锡(唐)

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

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

诗词大意:八月的涛声如万马奔腾惊天吼地而来,数丈高的浪头冲向岸边的山石又被撞回。

片刻之间便退向江海汇合之处回归大海,它所卷起的座座沙堆在阳光照耀下像洁白的雪堆。

此诗的首句“八月涛声吼地来”,写潮来之势,由远而近,以一个动词“吼”字,突出涛声逼近的感觉。

第二句写潮势达到顶点时的壮观场面。悍湍的潮头,昂扬着数丈高的身躯,撞击著两岸的山崖。一、二两句,以“吼地来”和“触山回”相对照,描写出潮涨潮退的全过程,语气上的急转,更衬托出潮势的奔腾急遽。据《海宁县志·浙江潮略说》,钱塘江口有两座山,其南曰龛,其北曰赭,并峙于江海汇合之处,即所谓海门。

第三句以“须臾”承接第二句,由开头的动境描写转入对潮去之后的静态描写。当潮水退出海门之后,呈现在诗人面前的是什么呢?汹涌的波涛以另一种形态展示出他的气概——波涛卷起沙堆似雪堆座座。文字表面上看已不是写潮水,实际上恰恰正紧扣起句“吼起来”,以潮去后留下的又一奇景,更衬托出八月潮吼地而来、触山打游的壮观场面。全诗不事雕琢,流走飞动,而又紧凑洗练,显示出诗人高度的艺术才能。

观潮对应浪淘沙的诗句

《浪淘沙其七》“须叟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在《观潮》中对应的句子:

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好了,关于关于钱塘江大潮的诗句和关于潮涌的古诗4句的问题到这里结束啦,希望可以解决您的问题哈!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