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是什么事件(大沽口事件评价)
- 锐意学习网
- 2024-03-10 11:33:19
很多朋友对于9月18日是什么事件和大沽口事件评价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编来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936年日本内部发动的二二六兵变是怎么回事
1936年2月26日,在日本首都东京发生了举世震惊的士兵哗变,这就是“二二六兵变”。此次兵变彻底改变了日本的国家命运,形成了以主张全面侵华的日本军部法西斯为核心的政治、经济和对外战略格局,加速了日本的军国主义进程。
那么,驻守东京的士兵,为什么会哗变呢?这次兵变的最终结局及影响又是什么呢?
(二二六兵变)
1936年2月26日,日本遭遇了50年不遇的大雪。在这个冰冷的雪夜里,驻扎在东京的日本第一师团第1第3联队,以及近卫师团第3联队的21名下级军官,按照事前的约定,率领近1500名士兵,在凌晨2点匆匆集合。
兵变组织者香田清贞大尉,对士兵们进行了最后一次训话,所有人高喊着“效忠天皇,誓诛国贼”的口号,唱着《昭和维新之歌》,从驻地武器库中取出步枪、机枪等轻重武器,顶着纷纷扬扬的暴雪快步跑出营区,迅速包围了东京各大政府高官的住所。
这伙人分几路人马袭击了首相官邸、内大臣私邸、教育总监私邸、警视厅、朝日新闻社以及在汤河原的前内大臣牧野伸显所住的旅馆。凌晨5时许,枪声和爆炸声响彻整个东京城上空,包括首相、内大臣、教育总监、财政大臣、天皇侍卫长等许多重要官员遭到袭击。
首当其冲的是冈田首相官邸,中队长栗原安秀中尉带领着步兵第1联队机关枪中队约300人,携带着7挺重机枪、4挺轻机枪、100支步枪、20支手枪和近3万发子弹,冲进了首相府。首相府邸内警铃大作,担任警卫的村上嘉茂等人带领手下拼死抵抗,但无一例外地丧生于栗原安秀的枪下。
不过,冈田首相却戏剧性地躲过了一劫。当栗原的一名部下冲进冈田的住所时,他的贴身警卫还沉浸在睡梦中,被全部绑了起来。士兵们冲进屋内,一阵乱枪扫射惊醒了首相的秘书。
(逃过一劫的冈田启介)
秘书赶紧给警视厅打电话求助,但警视厅早就被哗变士兵占领了,根本没人接听电话。在多次拨打后,好不容易有人接起了电话,传来的却是叛军的声音。
此时的冈田已经被吓得瘫倒在床上,根本无力逃走,亏得秘书急中生智,将他推入洗澡间躲避,然后自己穿上冈田的衣服,跑到院子里跪在地上,高呼着“天皇万岁”。
由于秘书的长相和冈田太过相似,叛军们将他误认为首相,一阵乱枪打死了他。藏在洗澡间的冈田直到第二天,才化妆成平民,混在送葬的队伍里,逃了出来。
内大臣斋藤实身中47枪,被叛军当场击杀。62岁的教育总长渡边锭太郎遭到袭击后,还曾试图还击。但在叛军的猛烈炮火下,被打成了马蜂窝,从二楼摔了下来。叛军首领高桥太郎少尉仍不解气,还拔出随身佩刀砍下了渡边的人头。
财政大臣高桥让叛军们恨得牙痒痒,因为他力主削减巨额军费。当叛军出现在高桥的床头时,这位老人还鼾声大作,根本不知道外面已经闹得天翻地覆。一名叛军一把掀开了高桥的被子,刹那间,长短枪支、刺刀军刀一起向高桥招呼上去,他瞬间毙命。
侍卫长铃木被日本好战分子认为是日俄战争中的海军英雄,叛军们在他的府邸遭遇卫兵的顽强抵抗。交战持续10多分钟,最终叛军突破了卫兵的防线,向铃木连开三枪。正当有人试图补枪时,铃木夫人扑倒在了铃木的身上。由于她是昭和天皇的保姆,叛军不敢放肆,这才救下了受伤的铃木,帮他捡回了一条性命。
此外,叛军还封锁了陆军省、陆军参谋本部和警视厅,并进一步占据日本中央政府各省厅驻地、报社等地。
(裕仁天皇)
裕仁天皇是在睡梦中被人叫醒的,他立即下令坚决镇压,并对试图说情的陆军大臣怒吼道:“如果军队不镇压,那么朕将御驾亲征剿灭叛军。”既然天皇给这场兵变定性并发了话,军队断无理由再推诿,于是在28日,陆军次长杉山元发布了镇压叛军的命令,兵变被迅速地平定了。
7月12日,15名参与叛变的军官被判处了死刑,第二年的8月,两名民间人士也被枪毙,其它近百人参与兵变者被判处了有期徒刑。
“二二六事件”之所以爆发,与日本国内的经济形势以及政治斗争有密切的关系。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国内的经济并未得到好转,反而因为其对中国的侵略和国际经济危机遭受重创。到了1936年,日本的底层民众生活更加困难,他们除了在夏季紧张忙碌外,还必须在农闲时间外出打工赚钱,以应对日益严峻的国内经济形势。相反,日本上流社会却生活奢靡,完全无视老百姓的生活疾苦,成天只知道争权夺利,相互攻击,各大财团依靠其产业优势,残酷地盘剥底层百姓,在日本国内形成了差距极大的贫富分化。
同时,日本军国主义历史上形成了两个派别,一是皇道派,二是统制派,两派势成水火,互不相容。在1934年,统制派取得优势,在军队中拥有绝对的领导权,便开始了对皇道派的清洗,大部分皇道派官员要么被降职,要么被调任到国外,这让皇道派势力产生恐慌,企图利用兵变挽回颓势。
就这样,在多重因素下,“二二六兵变”事件发生了,最终让皇道派在政治上彻底失势,让统制派的东条英机等人渔翁得利,也让日本法西斯势力在推动战争上得到了制度保证。
“二二六兵变”一方面加速了日本帝国主义走向军国主义的步伐,另一方面也加速了日本的快速坠落,就此跌入了万劫不复的深渊。
(参考资料:《日本帝国主义对外侵略史料选编》《二战期间日本外交内幕》等)
中国历史上有哪些重大事件
中国历史上重大事件:
1.秦始皇统一中国
秦始皇是出生于赵国都城邯郸,前247年,13岁时即王位。22岁时,开始“亲理朝政”,自前230年至前221年,先后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39岁时完成了统一中国大业,建立起一个以汉族为主体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强大国家——秦朝,并奠定中国本土的疆域。
2.安史之乱
安史之乱是中国唐代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由唐朝将领安禄山与史思明背叛唐朝后发动的战争,是同唐朝争夺统治权的内战,为唐由盛而衰的转折点。这场内战使得唐朝人口大量丧失,国力锐减。因为发起反唐叛乱的指挥官以安禄山与史思明二人为主,因此事件被冠以安史之名。
3.鸦片战争
闭关锁国后的清朝逐步落后于世界大潮,但是在外贸中,一直处于贸易顺差地位。为了扭转对华贸易逆差,英国开始向中国走私毒品鸦片,获取暴利。第一次鸦片战争,是1840年至1842年英国对中国发动的一场战争,签订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也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4.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是指发生于中国农历辛亥年(清宣统三年),即公元1911年至1912年初,旨在推翻清朝专制帝制、建立共和政体的全国性革命。狭义的辛亥革命,指的是自1911年10月10日(农历八月十九)夜武昌起义爆发,至1912年元旦孙中山就职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前后这一段时间中国所发生的革命事件。广义上辛亥革命指自十九世纪末,至辛亥年成功推翻清朝统治在中国出现的连场革命运动。
5.西安事变
西安事变,又称“双十二事变”。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为了达到劝谏蒋介石改变“攘外必先安内”的既定国策,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目的,在西安发动“兵谏”。1936年12月25日,在中共中央和周恩来主导下,以蒋介石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而和平解决。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准备了必要的前提,成为由国内战争走向抗日民族战争的转折点
如何评价合工大9月21日晚喊楼事件
喊楼,是一种呐喊也是一种宣泄,或是对正义的申张。既然喊了,而大部分同学积极主动的加入,那么问题就不是一件简简单单因为只放一天假所引起的了。
而校方的做法,去镇压,去撤热搜,甚至以学位证威胁,我想说这是在用老方法管理新学生,在自媒体时代,和社会严重脱节。
不要以00后标榜一个群体,我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不同年龄段的人们被贴上60708090的标签,相同年龄段可以有共同的时代的回忆,但不能成为被群体攻击的无辜受害者!
不要谈仇富,不要谈愤青,不要说娇情,他们只是为了不公讨一个说法,还没到那个高度!生而为人,已然成年,他们是有独立思想的正常群体,也是爱国爱家的学子,他们当中有表现突现的抗疫英雄,也有保家卫国的铮铮铁骨,这不也是标签吗
所以回归问题的根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正视矛盾,化解矛盾,而不是去遮掩,去镇压,去忽略,去无视,而让雪球越滚越大!!!
大沽口事件评价
此次作战,僧格林沁指挥有方,使联军13艘参战舰艇有6艘丧失战斗力,4艘被击毁击沉,参战官兵1200余人死伤过半。而清军仅32人伤亡,炮台轻度受损。这是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清军取得的最大一次胜利。
这次战役的胜利,是与僧格林沁在大沽口坚固设防及其正确指挥分不开的。例如:英、法联军向我炮台先行开炮,官军愤怒,列炮迎击,当英、法联军上岸,步队直逼南炮台濠沟时,僧格林沁则立即调火器营用抬枪、鸟枪连环轰击,使英法联军纷纷倒地;当英法联军千余人藏匿在芦苇丛中,伏地抢进时,他又命我军以火弹筒御之,每火光一亮,瞥见该夷,即排施枪炮,对准敌人,该夷术穷力尽,不敢恋战,向船逃窜。这些战斗,都是在僧格林沁的以恣该夷之骄,而蓄我之怒军事思想指导下进行的。他还以上申国威,下抒民望的信念,来激发广大爱国官兵的斗志。由于士气旺盛,郁怒多时,当此次接仗一昼夜之久,各军奋力堵御,战气百倍。直隶总督恒福在战后上奏清廷说:僧格林沁自上年奉旨办理海防以来,昼夜辛勤,殚诚竭虑。今年正月又亲至海口驻扎。与士卒誓同甘苦,风雨无间,劳瘁至今,其忠勇朴诚,实为奴才所不及。可见,僧格林沁在第二次大沽口保卫战中作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人民在九一八事变开始的抗日战争是什么
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全面侵华的开端,共国两党开始了自北伐后的第二次合作。
进入抗日战争
九一八事变(又称沈阳事变;日本称满洲事变,因中国东北被日本称作满洲)指1931年9月18日中国东北军和日本关东军爆发的一次军事冲突和政治事件。此次事变后,日本与中国之间的矛盾进一步激化,而日本国内主战的日本军部地位上升,导致日本走上全面侵华的道路,为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埋下了导火索。中国东北三省全部被日本关东军占领,并利用投靠日本的前清废帝溥仪在东北建立了满洲国傀儡政权,实行了14年之久的殖民统治,使东北同胞饱受亡国奴的痛苦滋味,因此被中国民众视为国耻,9月18日在中国许多非正式场合都被称为“中国国耻日”。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