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日太阳高度角,中纬度地区太阳在冬至的高度
- 锐意学习网
- 2024-03-10 11:33:19
大家好,今天给各位分享冬至日太阳高度角的一些知识,其中也会对中纬度地区太阳在冬至的高度进行解释,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就马上开始吧!
本文目录
求冬至日阳光照射角度
冬至日太阳直射角度?
在冬至的那天,太阳离北方的地面的角度正午高度角=90°-地理纬度+太阳赤纬。在冬至日时,太阳赤纬为-23.5°,那只需要知道地理纬度就能计算出答案了。比如北京,北纬40°,这个算是就变成了正午太阳高度角=90°-40°-23.5°=26.5°。
中纬度地区太阳在冬至的高度
中纬度地区冬至日的太阳高度:30度纬线上是36度34分,向高纬度方向(北半球向北,南半球向南)逐渐减少,到了60度纬线上为6度34分。
这是因为某地正午太阳高度为:90减去直射点与某地的纬度差。如北半球的冬至日阳光直射点在南回归线上,北纬30度与南回归线之间的纬差为53度26分,所以北纬30度太阳高度为36度34分,其它同理。
冬至什么时候太阳升至最高点
冬至日(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范围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是一年中距离太阳直射点所在纬线最近的一天,所以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角达到一年中的最大。
太阳高度角简称高度角。当太阳高度角为90°时,此时太阳辐射强度最大;当太阳斜射地面时,太阳辐射强度就小。
在冬至时刻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冬至日亦是北半球(北回归线以北)一年之中白昼最短,日影最长之一日,北极圈呈永夜状态,南极圈呈极昼状态。冬至之后阳光直射位置开始向北移动,北半球白昼时数日渐增长,正午太阳高度也日渐升高,日影逐渐缩短。
扩展资料
H=90°-|纬差|(纬差是指某地的地理纬度与当日直射点所在纬度之间的差值)
例如:A地的纬度为40°N,求A地夏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
夏至日太阳直射的纬度为23°26′N,与A地的纬度差=40°-23°26′=16°34′,那么H=90°-16°34′=73°26′。
如果求A地冬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冬至日太阳直射的纬度为23°26′S,与A地的纬度差=40°+23°26′=63°26′,那么H=90°-63°26′=26°34′。
计算公式:
H=90°-(α-β)
*α为太阳直射点的纬度,β为所求纬度(北纬取正值,南纬取负值)
北半球冬至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春分和秋分:太阳直射赤道,正午太阳高度角自赤道向南北两极逐渐递减。之后太阳直射点慢慢向北移动,到夏至时到达太阳直射最北点---北回归线。
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角自北回归线向南北两极递减。太阳直射点再往南移动,到秋分回到赤道,过了秋分继续向南移动,到冬至时太阳直射点到达南回归线。
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角自南回归线向南北两极逐渐递减。
对于地球上的某个地点,太阳高度角是指太阳光的入射方向和地平面之间的夹角,专业上讲太阳高度角是指某地太阳光线与通过该地与地心相连的地表切面的夹角。太阳高度角简称高度角。当太阳高度角为90°时,此时太阳辐射强度最大;当太阳斜射地面时,太阳辐射强度就小。
好了,文章到此结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