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四十八篇吴子兵法为什么只剩六篇了

四十八篇吴子兵法为什么只剩六篇了

四十八篇吴子兵法为什么只剩六篇了

1、四十八篇吴子兵法为什么只剩六篇了?吴子》相传为战国时吴起所著。

2、《韩非·五蠢篇》:“境内皆言兵,藏孙、吴之书者家有之。

3、”《史记·孙子吴起列传》:“世俗所称师旅,皆道《孙子十三篇》,《吴起兵法》世多有。

4、”《汉书·艺文志》著录有《吴起》四十八篇。

5、可见《吴起兵法》在战国末年和汉初还在流传。

6、但1972年,山东临沂银雀山汉墓出土竹简中,兵书很多,却未见该书。

7、(参见《临沂银雀山汉墓发掘简报》)据郭沫若同志考证:“但可惜这书(指《吴起兵法》)是亡了”。

8、“故今存《吴子》实可断言为伪。

9、以笔调觇之,大率西汉中叶时人之所依托。

10、”(见郭著《青铜时代·述吴起》第三节)。

11、书中提到的“笳”(见《应变第五》)、“鞍”(见《治兵第三》)等都是吴起时代还没有的东西,特别是“骑三千匹”(见《励士第六》)这样大规模地使用骑兵部队更是那时所没有的。

12、《隋书·经藉志》著录:《吴起兵法》一卷。

13、按《隋书》为唐初魏征所撰。

14、而魏征在其《群书治要》中所摘录的《吴子》的《图国》、《论将》、《治兵》、《励土》四篇内容,大体与今本《吴子》相同。

15、这样,原书亡佚时间至少在唐初以前了。

16、今本《吴子》分:《图国》、《料敌》、《治兵》、《论将》、《应变》、《励土》六篇。

17、虽非吴起原著,但就其内容来看,仍不失为一部较有价值的兵书,不管是谁所著,都是前人留下的宝贵遗产。

18、宋神宗年间(公元1078-1085),将其列入《武经七书》,颁行武学,为将校所必读,颇受重视。

19、现有英、日、法、俄等文字译本。

20、吴子是战国时重要兵书,作者吴起,战国时卫国人。

21、今本《吴子》共六篇,约五千字。

22、《吴子》的内容可归纳为几点:一是朴素的军事哲学思想,它把战争起因总结为“争名”“争利”“积恶”“内乱”“因饥”五方面,分析了战争的性质,注意了战争的两重性及其发展变化;二是“内修文德,外治武备”的战略思想;三是随机应变的战术方法,总结了在作战中“击之无疑”或“避之无疑”等各种情况,提出新出现的骑兵兵种与车、步兵配合作战的各种战术;四是“以治为胜”“教戒为先”“进有重赏,退有重刑”等一系列治兵原则。

23、《吴子》继承发展了《孙子兵法》,反映了战国初期的实战经验和兵法的特点。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