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多少省?省份名称一览(中国省份数量及其简介)
- 锐意学习网
- 2024-03-10 11:33:19
今天给各位分享中国有多少省?省份名称一览(中国省份数量及其简介)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求问高考招生每所高校在各省的招生数量是如何分配确定的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
中部省份中,哪个省综合经济实力最强为什么
与大多数老师观点不同,我认为中部六省,综合经济实力最强的是河南省,很多人把综合经济实力,误以为就是GDP的排名,其实不然,衡量一个地区的综合经济实力,要从八个方面来看,分别是: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客运总量、货运总量、各地区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生产总值、地区生产总值、地区财政收入。
第一,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中部六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排名依次是:
1,河南省43890亿
2,湖北省31872亿
3,湖南省31328亿
4,安徽省28816亿
5,江西省21770亿
6,山西省5722亿
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来看,河南省毫无疑问,领先其他五个省,湖北省和湖南省相差不大,安徽省处于中间位置,江西省偏低,山西省最低,只有5722亿。
第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19年中部各省的社消品零售总额排名如下:
1,河南省22733亿
2,湖北省20224亿
3,湖南省17239亿
4,安徽省13377亿
5,江西省8421亿
6,山西省7909亿
颇为惊人的是,社消品零售总额的排名居然和固定投资总额排名是吻合的,但是从排名区间来看,河南省和湖北省相差不大,但是河南人口是湖北省人口的两倍,江西省和山西省的社消品总额偏低,这也突出这两个地方的第三产业不旺,人均收入也不是很高。
第三,客运总量注意的是,这里面的客运总量包含了公路、铁路、航空三个渠道的总和:
1,铁路客运量排名
河南:1.82亿
湖北:1.77亿
湖南:1.62亿
安徽:1.44亿
江西:0.95亿
山西:0.79亿
2,公路客运量排名
湖南:1.17亿
河南:1.09亿
湖北:1.02亿
安徽:0.89亿
江西:0.81亿
山西:0.77亿
3,航空客运量排名
总体来说,中部六省航空客运量都偏低,排名如下:
湖北:3110万
湖南:3024万
河南:2965万
山西:1843万
江西:1834万
安徽:1360万
综合以上三个数据,得出来的客运总量排名如下:
河南:3.2亿
湖北:3.1亿
湖南:3.09亿
安徽:2.46亿
江西:1.94亿
山西:1.74亿
从总量来看,河南排第一,湖北和湖南略低一些,安徽居中,江西和山西的客运量都低于2亿。
第四,货运总量我们调取了2019年各省货运总量的数据,排名如下:
安徽省:51.72亿吨
河南省:47.88亿吨
湖南省:36.51亿吨
湖北省:35.77亿吨
江西省:26.98亿吨
江西省:13.21亿吨
第五,人均可支配收入我们调取了2019年各省人均可支配收入,排名如下:
湖北省:28319元
湖南省:27680元
安徽省:26451元
江西省:26262元
河南省:23903元
山西省:23828元
总体来看,湖北省的人均支配收入在中部六省最高,其次是湖南,最少的是河南和山西。
第六,人均GDP根据2019年中部各省的人均GDP数据,排名如下:
湖北省:77451元
安徽省:58691元
湖南省:57622元
河南省:56791元
江西省:53269元
山西省:45791元
可以发现,在人均GDP方面,湖北省遥遥领先,安徽、湖南、河南相差不大,山西省偏低。
第七,GDP总量河南省:54259亿元
湖北省:45828亿元
湖南省:39752亿元
安徽省:37114亿元
江西省:24757亿元
山西省:1706亿元
以上是2019年的数据,从GDP总量来看,河南省领先,其次是湖北省,最低的是山西省,但是2020年,排名可能发生一些变化,湖北因为受到疫情影响,GDP可能从中部第二,下滑到中部第三。
第八,地方财政收入河南省:4041亿
湖北省:3388亿
安徽省:3183亿
湖南省:3007亿
江西省:2487亿
山西省:2348亿
从财政收入来看,依旧是河南省领先,其次是湖北省和安徽省,最少的还是山西省。
综上所述:从以上八个指标来看,河南省在五个指标,湖北省领先两个指标,安徽省领先一个指标。
所以,很清晰的知道,河南省的经济实力,在中部排第一。
中国哪个地区没有山
谢谢邀请,这个问题指向不是很明确,首先“山”,是否就是指“山地地形”,如果是山地地形那么一般是指海拔在500米以上,起伏明显相对崎岖的地表形态。如果是指“山区”,那么在我国山区一般包括山地、丘陵和崎岖的高原,约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三分之二。这里我们还是以山地地形为标准来看。
其次,是问题中所指的“地区”,范围不明确,广义的地区就是指一个区域,而狭义的地区是我国行政区划中的一级,介于省级和县级行政区划之间,目前大多以撤销,由“地级市”来替代,那我们就以地级市作为地区的所指,中国哪个地级市没有山地地形?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肯定要到地形相对平坦的地形区中去寻找,比如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内蒙古高原、塔里木盆地等等地形区,同时还需要和中国的行政区划图来对比。查阅资料,还真发现有一个,那就是江苏省盐城市,盐城市位于江苏省中东部地区,属于黄淮海平原的组成部分,全市范围都是平原地形,全市海拔都在10米以下,无山地地形。
求问高考招生每所高校在各省的招生数量是如何分配确定的
高考招生每所高校在各省的招生数量与其说是分配确定的,不如说是在上一年乃至前几年的基础上进行修改的。民国时期的各高校实行自主招生,有时候各高校会进行联合招生,国立中央,清华,北京,浙江,武汉五校曾进行过联合招生考试。而像一些教立学校,则坚持独立招生。不论是联合招生,还是独立招生,都是全国的学生皆可报考,择优录取。1952年院系大调整过后,国家按照各个学校的规模,以及各省份人口基数对于全国高校招生制订了一个总的计划,各个学校的招生计划就是在总的计划下确定的。但这个时候各所高校的招生计划在省份上的分异并不明显,还是择优录取为主。改革开放以后,在“全国一张卷”的初期,省份分异依然不明显。后来随着地区间发展情况的差异,招生计划逐渐的向某些区域倾斜。这也就是那个网上流传的很广的“高考分数差不多,因为省份不同,一个人成为工程师,一个人成为民工”的段子所描述的时期。然后就进入到了各省独立命题的阶段。事实上,各个高校也会在学生入校后跟踪调查这些学生的成绩和其他方面的发展情况,并据此来判断各个省份的生源质量,然后对招生计划进行相应的修改。这样的情况下,可能来自发达地区的生源就占了优势。后来,高校扩招和“985”工程的推出使得地区间的不平衡进一步加重。首先,高校在扩招的过程中对于新增招生指标的投放并不是全国各省同步的。在优势生源地,肯定投放的多一些。高校扩招对于一流大学的招生计划影响并不大。而“985”工程推出时,要求各省提供相应的配套资金,所以自然而然的,各所一流高校都在所在省份增加了招生指标。有时候,招生指标甚至在本省投放一半以上。例如广东的某两所和浙江的某所高校。而现在教育部也开始关注这样的问题,要求本省招生计划逐渐要回调至30%以内。在现在高校都十分注重高考分数的情况下,各高校都对分数线相当敏感。所以就是,如果某高校在哪个省份的分数线排名高出它在全国的平均排名,那么下一年,这所高校就很有可能在这一省份追加招生指标。还有,如果在某个省份招生出了差错,下一年就很有可能减少指标。我们学校去年就是在邻省因为和省招办沟通不到位,玩砸了,今年的在那个省的招生指标立马少了一半。关于这个问题,张千帆有本书《大学招生与宪法平等》,建议去看一看。
每年大约有多少人考研考上的大概有多少人
补充一下:
2020考研人数达到341万,2021考研预计会达到400万;
2010年考研报考人数140万人,录取人数47.4万;报录比:2.8:1;
2011年考研报考人数151.1万人;录取人数49.5万;报录比:3:1
2012年考研报考人数165.6万人,录取人数51.7万;报录比:3.2:1
2013年,考研报考人数176万人,录取人数53.9万,报录比:3.3:1;
2014年,考研报考人数172万人,计划招生57万人,
2015年,考研报考人数164.9万人,计划招生63万人,报录比:2.6:1;
2016年,考研报考人数177万人,计划招生51.72万人,报录比:2.9:1;
2017年,考研报考人数201万人,录取人数80.5万,在职研究生首次纳入统考;
2018年,考研报考人数238万人,录取人数72.2万,报录比为3.3;
2019年,考研报考人数290万人录取人数预计72万,报录比:4:1;
近十年的考研人数及录取人数,报录比的情况基本是这样,更多的数据也没有太大意义,不管录取率,报录比等,总之,考研人数的趋势是在不断的增加,考研人的难度也要增加,竞争力更大。
各大高校也在扩招,但是根据现实的情况,扩招的情况下,推免名额会增加,实际的考研名额并没有多少!
中国南方有哪些省市
江苏、安徽、江西、湖北、湖南、云南、贵州、四川、重庆、广西、广东、福建、浙江、上海、台湾、海南、香港和澳门。
扩展资料
南方,指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的地区,常特指位于一特定的或暗示的方位点以南的地区。在我国,“南方地区”一般指秦岭-淮河一线以南的广大地区。
自然地理概念中的南方,指中国东部季风区的南部,主要是秦岭-淮河一线以南,东临东海,南临南海,大陆海岸线长度约占全国的2/3以上。包括江苏大部、安徽大部、浙江、上海、湖北、湖南、江西、福建、云南大部、贵州、四川东部、重庆、陕西南部、广西、广东、香港、澳门、海南、台湾、甘肃最南端、河南最南端,面积约占全国的25%,人口约占全国的55%,其中汉族占主体。
在中国,人文意义上的南方地区常指中国的东南沿海地区,特别是六南方言区,如上海,安徽,江苏,浙江,福建,广东,海南,台湾,江西等。
行政区划概念中的南方,大致包括西南、东南、中南与港澳台地区,即江苏、安徽、浙江、上海、湖北、湖南、江西、福建、云南、贵州、四川、重庆、广西、广东、海南、香港、澳门与台湾。
按南北方位二分法的中国南方:按南北二分法中国可以从大体上分为中国南方地区(含青藏地区)和中国北方地区(含西北地区)两部分,一般以昆仑山-秦岭-淮河为界。
关于本次中国有多少省?省份名称一览(中国省份数量及其简介)和求问高考招生每所高校在各省的招生数量是如何分配确定的的问题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我们非常高兴。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