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籽油11号油菜怎样管理
- 锐意学习网
- 2024-03-10 11:33:19
1、双籽油11号油菜怎样管理?科学排灌油菜在生长发育期,怕旱怕涝,所以,油菜生长期间要做到旱能浇,涝能排;田间挖好排水沟,畦沟要保持通畅,以便随时排灌。
2、出苗后,如遇干旱要及时浇一次水,抽薹开花期需水较大,要注意抗旱防干;结荚果期,上部茎干重量增加,为防止倒伏和病虫害,要控制浇水量和排灌防渍的工作。
3、科学追肥油菜在整个生长过程中,只靠土壤的基肥是明显不够的,还要分时期追肥,满足各时期的养分需要。
4、提苗肥,定苗后10天左右,配合中耕松土,喷施一次以速效氮肥为主的叶面肥。
5、一个月后,视苗情长势,如油菜苗长势弱,再重复喷施一次速效叶面肥。
6、可用尿素5公斤左右,兑适量的水均匀喷施。
7、越冬肥,土壤封冻前,对作物施肥,保证作物在冬季有充足的养分,并提高土壤温度,防冻的作用是越冬肥。
8、越冬肥可和第二次中耕松土一同进行,越冬肥以有机肥为主配合速效钾肥,大概在12月下旬陆续施入。
9、抽薹肥,油菜抽薹后,在薹高5-10厘米左右时,使用速效氮肥5公斤和0.5斤硼肥,于叶面喷施。
10、另外,在油菜始花期,也建议喷施一次硼肥,促进开花结实,荚大粒多,籽粒饱满。
11、病虫害防治菌核病,油菜菌核病是一种世界性病害,严重年份发病率可达80%以上,导致减产50%左右,极大降低油菜籽的含油量,降低了质量。
12、油菜菌核病俗称白杆,从油菜苗期到成熟均可发生。
13、茎、叶、花、果都可被危害,而且它们受害后表现不一,其中茎部受害后造成的损失最大。
14、苗期染病,根茎相连处受害,初为红褐色斑点,后扩大并变为枯白色,组织湿腐,病处长出絮状菌丝。
15、严重时,幼苗死亡病处形成黑色菌核。
16、防治措施,选用抗病性强的品种,可减少油菜菌核病发病的几率,芥菜型油菜,具有较强的抗菌核病性。
17、油菜开花期,是防治菌核病的关键时期,当绝大部分花开放时,可用50%扑海因,农利灵,22%多菌灵,40%菌核净喷施。
18、用药喷施时,要重点对植株的中下部茎叶喷施,一般每周一次,连续2次左右即可防治。
19、油菜霜霉病,油菜霜霉病是油菜上重要的病害,在我国各种植地均有发生,严重田发病率可高达100%。
20、油菜霜霉病在油菜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病,主要危害油菜的茎,叶,果实。
21、叶片染病后,初现淡黄色小斑点,后扩展成黄褐色不规则或多角形大斑点,病斑背面出现白色霜霉层。
22、防治措施,选用抗性品种,避免植株密度过大,田间低洼易积水湿度过高。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