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箬的笔顺

箬的笔顺

箬的笔顺

1、箬的笔顺?“箬”字共有14画,笔画顺序为:撇、横、点、撇、横、点、横、竖、竖、横、撇、竖、横折、横常用释义名箬竹,竹子的一种,叶宽而长,可用于编竹笠,包粽子。

2、详细释义竹笋外壳。

3、箬,楚謂竹皮曰箬。

4、注《说文·竹部》緗箬素筍,彤竿緑筒。

5、晋·王彪之·《闽中赋》竹名。

6、即箬竹。

7、竹叶及箨似芦荻。

8、百年少有高情,親亡服闋,携妻孔氏入會稽南山,以伐樵採箬爲業。

9、《宋书·朱百年传》参见“箬竹”。

10、谓可供包物、编织等用的箬竹叶片。

11、青箬裹鹽歸峒客,緑荷包飯趁虚人。

12、唐·柳宗元·《柳州峒氓》诗答:箬的笔顺是撇,横,点,撇,横,点,横,竖,竖,横,撇,竖,横折,横。

13、题解:箬字,汉语汉字,读音ruò部首竹结构上中下笔画14繁体箬五笔TADK五行木释义竹皮。

14、箬竹。

15、笔画顺序:撇、横、点、撇、横、点、横、竖、竖、横、撇、竖、横折、横“箬”,现代汉语规范二级字,普通话读音为ruò,最早见于秦朝小篆时代,在六书中属于形声字。

16、“箬”的基本含义为一种竹子,叶大而宽,可编竹笠,又可用来包棕子,如箬竹、箬笠;引申含义为箬竹的叶子。

17、在日常使用中,“箬”也常做名词,表示竹名,竹叶及箨似芦荻,如箬竹。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最新文章